LZHCD 发表于 2009-12-1 08:48:49

27柱鲁班锁设计



    27柱鲁班锁是钟七珍先生首创的,上图是其零件图,我根据此零件图用BurrT00ls 软件求解,结果发现内部有17个空心单元,本想用边求解边改编的办法把空心补实, 但遇到障碍。当我把元件和总装图输入后让软件运行时,结果发现软件在运行三个多 小时后软件仍显示:
  1   已用时间:3.3 小时.
  2   剩余时间:2.2 千年。
  3   进程进度:0.0000%  

    上述情况表明:三个多小时的运行一点进展也没有,看来软件也有忙不过来的时 候。周伟中先生在他的巧解九连环一书中,曾对栅栏式 33 连环操作时间作过估算: 人工解一遍 33 连环得用180 多年的时间。我现在遇到的情况应与此类似,主要原因 应是元件太多,空心单元太多(每个空心单元都是一个元件)。而且我目前还没有更 好的软件,所以边求解边改编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软件还要用,因为它的3D图很直观。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是个很有效的参考。唯 一的解决办法是减少元件的数量,由此我想到把鲁班锁化整为零,分层设计的办法, 自已设计一种27柱鲁班锁。
   
     首先分析其结构。27 柱鲁班锁在三度空间的三个方向上都是九柱密排,没有错格 现象,因而就产生了两个十分明显的约束条件:
     
     一。 每柱中间只能有1/4 柱体通长。为了说此情况,下边举例说明。



         上图中的 A1;A2;A3 为可用零件图。



           上图中的 B1;B2;B3 为不可用零件图。

     二。 每层中,三个柱体中间的通长的1/4柱体必需排列在同一直线(平面)上。 下边举例说明。



         上图中黑点表示柱体中间的通长的1/4柱体所处的位置,C1;C2;C3 是允许 出  现的排列。


           上图中 D1;D2;D3 是不允许出现的排列情况,它相当于用了B2 或 B3   类   型的零件。


    分层设计法浅析:
        
        由约束条例可知,27柱鲁班锁不可能是 A 型而只能是 B 型,它必需是经过某    几个柱体的转动,在某一方向上空出一个连续的空间,为其它柱体的退出创造必要    条件。因而如何确定可转动柱体的位置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把此锁在水平方向   上分为三层。先分析上层可转柱的分布情况:
        
        1。可转动柱体结构只能与 图 A1 相同。

           上图中的绿色八边形表示可转动的1/4柱体的位置。E1 图中,三柱均不可       转,不可取。E2;E3图中三柱虽可转,但不能在水平方向上空出连续空 间, 也
不可取。


          上图中, F1 三柱不可转,不可取。 F2 三柱可转动,可取,但右边有两柱       转动比较困难。  F3 中,三柱可转,且只有中间的柱体转动有点困难,(必需 克服困难)因为这是最佳选取方案。

      根据上层的选取方案,推出前后方向的可转动九柱的转轴位置如下图:



请看下帖

[ 本帖最后由 LZHCD 于 2009-12-1 09:20 编辑 ]

LZHCD 发表于 2009-12-1 08:50:55

27柱鲁班锁续

下边简介最上层的设计方法,根据柱体的通长1/4柱体的分布情况,上层又可分   为上,下两层。



       此图显示上层六柱的分布情况:1;3;5柱在上层,为可转动柱体,其结构如图     A1 所示。2;    4;6柱则在下层。



       上图显示 2;4;6 柱的结构和分布情况。由以上两图我们可看出:1;3;5 柱   向上转180度,可以空出下层水平方向的连续空间,为 2 柱; 6 柱在前后方向上退    出提供方便。这就是如此安排的理由。



      请细看上图:虚线部分为 1;3;5 柱所处位置,空白处为在垂直方向的九柱的    通长1/4 柱体所处位置,      九个红色1单位单元根据所处位置准备分配给垂直方    向的相对应的柱体,这样上层就不存在空心问题。              

       中层设计同上层完全相同,附图如下;







       说明:同上层一样,在1;3;5 柱上转动180 度后,中间层的13;15;17 柱也   可上转 180 度,空出水平连续空间为14;18 柱在前后方向上退出提供通道。
请看下帖.

[ 本帖最后由 LZHCD 于 2009-12-1 09:38 编辑 ]

LZHCD 发表于 2009-12-1 08:53:46

27柱鲁班锁续

把上层在前后方向上转 180 度,就成了最下层的结构。附图如下:








      同上两层的区别是:7;9;11 柱要向下转180度。8;12 柱可退出。

      请看下帖.

[ 本帖最后由 LZHCD 于 2009-12-1 09:54 编辑 ]

LZHCD 发表于 2009-12-1 08:56:03

27柱鲁班锁续

请细看下图,可推出垂直方向九柱的结构:





       补充说明:如果前,后两排六柱可用上述方法拆除,则其它柱体的拆除法不攻自破。

请看下帖.

[ 本帖最后由 LZHCD 于 2009-12-1 10:02 编辑 ]

LZHCD 发表于 2009-12-1 08:58:18

27柱鲁班锁续

汇总:









      此锁未经实物检验,如有漏洞,欢迎网友指正.

[ 本帖最后由 LZHCD 于 2009-12-1 10:35 编辑 ]

Cheng_943 发表于 2009-12-1 09:45:55

好强大...改天接触一下鲁班锁..

zhang197695 发表于 2009-12-1 10:51:51

太强了,研究一下!mf07

魔鱼儿 发表于 2009-12-1 11:09:43

哇,这个太牛了,顶,强大

钟七珍 发表于 2009-12-1 15:22:57

楼主对刺果软件的应用非常熟练。可以说到了炉火纯青的层次!所发图形也很美观。佩服!
楼主在一楼对A、B、C、D、E、F几种情况的分析很到位!我在创作27柱密排顶格类鲁班锁时,也同样遇到这些问题,颇费脑筋。
我制作的锁(http://bbs.mf8-china.com/viewthread.php?tid=42394&extra=page%3D1)中,也用到了可转动的B型柱,但只用了三根,就是结构草图中的2、4、6号柱。
我个人认为:你分析的F的三种情况,在实际制作中都比较困难!左边一柱旋转时,柱子的边长仅相当于增加了不到10%,而且旁边是空的,适当“挤一挤”,是能够转动的。然而在中间的那一根柱在旋转时,整个柱子的边长增加了41%!这么大的余量,而且左右又有另两根柱挤着,不是“挤一挤”就能转动的。必须另辟蹊径。
我制作的锁不是简单的柱子数目的增加,而是采用了创新的结构,所以才敢称“世界首创”。

LZHCD 发表于 2009-12-1 16:34:39

对9#的回复

我非常想了解一下你的创新结构,能上传一个示意图吗?顺致谢意.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27柱鲁班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