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吧·中文魔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魔方
查看: 64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程] 勺子盲拧法(ZBLL+三循环法) [复制链接]

Rank: 4

积分
1822
帖子
476
精华
18
UID
101485
性别

八年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8 21:21:4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勺子 于 2025-8-8 21:29 编辑

1.前言
       本文将提出一种融合ZBLL和三循环的盲拧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降低角块难度并且减少三循环公式数,但同时需要掌握顶面环形编码与ZBLL的对应关系以及全部或部分ZBLL。本方法属于还在研究中的新方法,并不能立即提高使用彳亍法魔友的三盲水平,希望一起研讨新方法的魔友可以看一下。
已有 3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kexin_xiao + 20 赞一个!
cube_master + 20 赞一个!
张yao + 10 赞一个!

总评分: 经验 + 5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

积分
211
帖子
486
精华
0
UID
102698
性别

八年元老 十年元老 十二年元老 十四年元老

14#
发表于 2025-8-13 08:00:56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积分
420
帖子
156
精华
0
UID
13084
性别

六年元老

13#
发表于 2025-8-11 21:41:53 |只看该作者
不明觉厉 火钳熘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积分
916
帖子
585
精华
2
UID
1347349
性别
兴趣爱好
破解

两年元老 四年元老 六年元老

12#
发表于 2025-8-11 09:06:50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有这种系统性研究的帖子了

使用道具 举报

粉魔

是yao 不是yau

Rank: 5Rank: 5

积分
3136
帖子
2238
精华
1
UID
1301328
性别
兴趣爱好
速度

四年元老 六年元老 八年元老 十年元老 十二年元老 十四年元老

11#
发表于 2025-8-10 20:43:47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积分
1822
帖子
476
精华
18
UID
101485
性别

八年元老

10#
发表于 2025-8-8 23:09:09 |只看该作者
占楼备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积分
1822
帖子
476
精华
18
UID
101485
性别

八年元老

9#
发表于 2025-8-8 22:56:28 |只看该作者
占楼备用。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4
帖子
4
精华
0
UID
1354956
性别
保密
居住地
滨州市
兴趣爱好
速度
8#
发表于 2025-8-8 22:35:40 |只看该作者
好强!学习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积分
1822
帖子
476
精华
18
UID
101485
性别

八年元老

7#
发表于 2025-8-8 22:33:58 |只看该作者
7.结语

       总得来说这目前还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方法,不过相比于五循环体系方法的庞大数量还是更可行的,因为ZBLL式数只有472条,情况数1944也不是特别巨大的数量。结尾就闲聊一些个人关于这个方法的想法。
       目前三盲后期减公式数技术的思路,主要是使用可以一次性解决更多编码的公式(如浮动、LTCT、T2C、甚至五循环)。但它们的目标状态很散,很难更进一步地扩展(一旦进一步扩展情况数就会剧增)。所以如果找到一个目前比较成熟的状态集合,数量合适并且用三盲原本的方法比较容易达到,那么便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最大化解决更多的编码,ZBLL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集合。
       另外,目前三盲项目有一个很反直觉的地方,它是一个看单次的项目,而在比较容易出单次成绩的打乱中(如5+3),可以应用的后期技术又很少(bpaul浮动算是一个)。所以导致单次成绩会到达一个上限后难以提高(比如未来某一天肯定会进10秒)。从根本上来说,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三循环法在大循环中的读码方式必须是线性的,而本文中的方法则打破了读码方式必须线性的规则,在角块上更为明显。虽然有这样的特点,但这个方法和全浮动三循环法的公式数对比和步数对比需要更详细的列举,需要使用编程来对大量打乱进行计算和对比。
       另外,如果能合理地解决编码识别问题,对于已经掌握全部ZBLL公式的魔友来说,可以只学习部分简单的角块三循环(最难的公式都被去掉了)并且学习棱块单缓冲三循环作为过渡。在彳亍法公式上的学习难度其实是降低了的。
       最后想说这个方法在三循环的使用上,角块保留了按公式借位的精华,棱块保留了按色向借位的精华(想法的来源其实是多次跳编法),所以相当于结合了两种方法的精华去得到ZBLL状态。但它的识别上的难度也注定了它不是一个容易练习的方法。如果你对这个方法感兴趣,可以加作者的QQ709430186一起讨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积分
1822
帖子
476
精华
18
UID
101485
性别

八年元老

6#
发表于 2025-8-8 22:24:4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勺子 于 2025-8-8 22:25 编辑

6. 可能的过渡子集

       以上讨论的都是这个方法完全形态时的内容,但作为一个可以学习的方法它必须有过渡形态。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舍弃这个方法完全形态下棱块的灵活性,只控制一些特定的棱块状态。
       如果将棱块状态分类,1944个环形编码状态可以分为6类(每类324种):1个还原状态,4个临棱互换状态(如UF-UR互换),1个对棱互换状态(如UF-UB互换)。这些状态转动U层获得的状态(下称衍生状态)就是全部棱块状态。
       假设使用UF缓冲,那么过渡方法可以刚开始只背棱块是还原状态对应的324种环形编码(0类),棱块是UF-UR互换时的324种环形编码(1类)。如果使用这类控制棱块状态思路,那么在继续扩展时有3个方向:
       1.从棱块的操作上来说,可以使用多次跳编法(多次固定借位),第一次借UR,再看到UR借UB,如果是一个有奇偶的打乱再看到UB时会有两种情况:a.可以再次借UL,会发现顶面棱块变成了顺序四循环,得到0类棱块状态;b.UL已经还原,还位UB,这时会剩下UF-UR互换,得到1类棱块状态。在无奇偶的打乱中使用这个方法则棱块最终会变为UF-UB-UR的三循环或还原状态,由于篇幅原因这里不作展开,对多次跳编了解的魔友应该不难理解。
       2.从棱块的识别上来说,UF-UL-UB的三循环可以做U变为UF-UR互换,UR-UB-UL的三循环可以做U'变为UF-UR互换,它们也是1类棱块状态中的情况,但这两种状态不容易通过借位控制(特别是UR-UB-UL),另外一种状态是四循环,甚至在识别上也比较难,只能偶尔碰上时使用,意义不大。
       3.继续背UF-UL互换的324种环形编码(2类),如果是UR缓冲就背UR-UB(4类),这样在进行上述多次跳编时可以有两种选择,逆时针操作或顺时针操作,增加灵活性。
如果已经背完了三类环形编码,那么其实已经学会一半了,剩下建议先学习完剩下的2个临棱互换状态(3类4类),最后再学习对棱互换状态(5类),因为对棱互换状态的衍生状态不好控制。
       如果按照这种顺序来学习的话,有一个特点是它的学习顺序会和速拧的ZBLL学习顺序不一致,因为速拧是以角块色向为分类进行学习,而这个顺序是按照棱块的位置情况分类进行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魔方吧·中文魔方俱乐部

GMT+8, 2025-10-5 16:35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