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吧·中文魔方俱乐部
标题:
我发现的新玩法,只要三个公式(详细)
[打印本页]
作者:
Greenoracle
时间:
2009-9-12 08:22:10
标题:
我发现的新玩法,只要三个公式(详细)
我找到一个新玩法,只有三个公式
识破天
8
月
29
号花八元钱买了个魔方,
30
号下午开始玩,到今天
9
月
11
号,废寝忘食的玩了十二天半。原来偶然玩到推箱子,孔明锁,神龙摆尾,方块拼图等等智力游戏,都可经过逻辑推理完美解决掉,唯有魔方,玩过几把,只能还原一层,便发现靠推理推不下去了。而我又没耐心试错试下去,便作罢了。以至于我两星期前还以为魔方没有一种普遍的规律性解法。所以当卖魔方的说玩魔方很简单,照着说明书来是个人都会玩。说的我是相当的震惊。于是回来照着说明书上的层先法玩了起来,遇到一些写的不清楚的地方求助于
google
查对后终于拼好了。而这上网一查才发现居然有这么多解法
,
层先,棱先,角先,
CFOP,CFCE
,
Roux,Petrus,Heise
,
ZZ
,
ZB
,
VH
,
8355
,
M2/R2
盲拧,等等十来种。我尽可能的把所有方法都搜到,照虎画猫的每种方法都玩了几次。
这些玩法中,除了
8355
基本不需要公式随手可玩外,其他方法我都嫌公式太多,只是学了它的解法,还没有开始去记公式。在我看来,解魔方本来是个智力游戏,背公式就成了记忆力游戏,公式记熟了就成了动作游戏。除非为了比赛表演,不然为了提速几秒用几个星期练一个玩法也太过单调。不过考虑到如下事实,即不论你会再多方法,你的方法再高明,也只有玩家自己心里明,而观众看不到解法,他只看到你的速度快不快。所以,多记忆一些公式提高速度还是有意义的。我认为普通玩家短期内玩到一到两分钟还原就足够,再往上提速收益曲线就开始陡然平滑,边际收益逐步逼近零,得不偿失了。
开始玩时,我就试图寻找那种规律性强公式少的解法。规律要比公式更概括,还可以被理解,而复杂的公式只能靠记忆。今天晚上玩着玩着,想到一种解法,公式要尽量少,每个公式还要尽量短,于是不断修正,查寻
OLL
,
PLL
公式表,最后清晰成型,写下来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考虑到任何一个基本转动如
R
会移走某个面如
U
层上的两个角块,但只移走一个楞块。再加上角块有三个面,楞块只有两个面,所以处理角块比处理楞块要复杂。在桥式玩法,
F2L
,棱线,角先等等玩法的过程中也体验到这一点。处理楞块比处理角块有更大的自由度,而还原的过程,可以利用的基本转动群是在缩小的,是个自由度减少的过程。综合这两点,如果想找一个简单的解法,合理的考虑就是先解决角块在解决楞块。
按类型算角先法。普通的角先法,解决了
D
层角块之后就会开始对
U
层朝向,再调整位置,需要九个公式。如果一不到位,
COLL
的话,公式更多。我的想法是,在解决
D
层角块的同时,用基本转动能不能减少
U
层角块的状态数。实际上,再解决
D
层最后一个角块时至少可以使
U
层有一个角块颜色朝上,这就可以减少角先法两个公式。但这还不够。出于对称性考虑,上下两层角块地位一样,只要使上下两层能够简单复原的角块总数尽量多就足够。肯定能做到的是复原
5
块,底层三块,底层两块。剩下的三块有粗略的算还有
162
种状态。涉及到三块轮换,两块互换,两个方向扭转或三个扭转。能够解决各种情形的最少的公式是两个,即对换一对角块,同时扭转一对角块。有这两个公式这样就把八个角块全部还原了。当然,还可以用一个公式一对一的对换角块,直到三个角块都归位,同时利用相似变换调整角块朝向。但这个公式至少有
15
个动作不够简洁。剩下还原楞块顺风顺水,最后一步运气的好情形全部还原,但普通情况是剩下两个楞块位置正确,需要翻转,这需要一个简单的翻转公式。这是这个方法的概要,总共只需要
3
个公式。下面来详细介绍。
识破天
word文稿见附件
Step 1
还原底层三个角块
2009-9-12 08:25:53 上传
下载附件
(14.57 KB)
下面颜色标记为下白上黄,左蓝右绿,前红后橙。
Setp 2
还原顶层两个角块
2009-9-12 08:26:42 上传
下载附件
(15.86 KB)
剩下的三个角块我用粉红色标记。顶层还可以有一个
U
转动自由度,所以随便还原两个都行。此处为了清晰,选择
UBL
,
UBR
两个角块。这一步略有一点小技巧,需要先把这两个角块放到对角,再通过转动
F
面和
R
面把它们移到邻位。
实际上顶层这两个角块选对角选邻角都可以,选对邻角,便于把剩下三个角块放在
F
面上好操作。
Step 3
还原最后三个角块
最后三个角块颜色朝向和位置可能都不对。但可以通过位置对换归位。再同时扭转两个角块调整朝向。首先把其中那块底块对换到他的正确位置。比如底层
FRD
角块在
2
,而
FRU
角块在在
1
,用公式
Alg1
对调
12
即可。
Alg1
:
R U2 R' U' R U2 L' U R' U' L
它是
PLL
的
J-b permutation.
J Permutation : b
对换是个奇置换,所以不可能只对换两个角块,附带效果是对换了两个楞块,保持所有其他角块不动。
位置对换正确之后调整方向,首先底层
FRD
角块方向对否,不对的话,扭转。顺序是先扭转底块和它的临块,在扭转剩余的两块。即先扭转
12
位置的两块,再扭转
23
位置的两块。当然,要把魔方整体转动成下图公式所示位置。这里就看到选择留顶层临块的好处,这么选使得三个块处于
123
这三个临近位置,总可以使对调或者扭转的那一对处于一个边上,所以各自只用一个最短的公式。
这是我用到的第二个公式
Alg2
,它是由对易子生成的。我选用最短的公式
Alg2
:(
F' U2 F R U2 R'
)
-D-
(
R U2 R' F' U2 F
)
-D’
这是一个对易子,它等于
PQP’Q’
,其中
P = RU'R'URU'R'
and Q = D
,它是三轮换,
(
这里体现为贴片的轮换
,
即两个角块的扭转
)
这么机更好记。
2009-9-12 08:32:43 上传
下载附件
(37.77 KB)
上面公式逆时针扭转右下角,顺时针扭转左下角块。
把公式中括号里那段取逆,
(
R U2 R' F' U2 F
)
-D-
(
F' U2 F R U2 R'
)
-D’
则反方向扭转,即顺时针扭转右下角,逆时针扭转左下角。
根据
Twist Parity
,这三个角块方向是两种情形,要么两个一顺时针一逆时针,另一个方向正确,这种情形,把这两。或者是三个都是一个时针方向,假如都是顺时针,这时先用公式
Alg2
扭转好底块
1
和它临块
2
这一对,这时
2
变为逆时针,
23
一顺一逆在扭转一次即可。
Step 4
还原底层和顶层各
3
个楞块,在相同的面上各留一个空缺
2009-9-12 08:27:03 上传
下载附件
(15.33 KB)
2009-9-12 08:27:26 上传
下载附件
(16.08 KB)
还原
8
个角块之后,魔方是完全对称的,第四步选哪两个相对面都行。前三步一直在处理顶面和底面,到这一步对这两个面颜色更熟悉,就选顶面和底面。如果碰巧有一对面上已经有楞块被随机原好了,可以选它们加快速度。
还原楞块是相当容易的,我就不啰嗦了。随后黄色顶面和白色底面各留一个缺口,如图粉红色的两个方块。完成之后把魔方整体翻转,黄色成右面,白色成左面,红色上面,绿色前面。
Step 5
还原所有剩余楞块(
6
个)
现在,左右面上的这两个楞块
LU
,
RU
必须配成对一起插入这两个缺口。注意这时只转动
M
层和
U
层。配对的技巧即是配对这个概念本身:让它们处于
M
层邻位,他们的红色贴片朝向同一个方向,即可插入那两个空位。熟悉桥式玩法的朋友对这一步应该非常熟悉。
LU/RU
楞块还原之后,只剩下
M
层上的四个楞块。同样,通过转动
U
,
M
把它们还原。
最常出现的情况是最后只剩下两个楞块,位置正确,朝向不对。这两个楞块有时可能是
M
上两个临块,有时是
M
层的对角线上的两块。
如果
M
层最后两块处于邻位,用公式
Alg3
即可即可同时翻转他们,同时保持所有其他块不动。
Alg3
:
SDS’ – U’ – SD’S’ - U
这也是个对易子,分段理解了它们各自什么作用就不需记忆。
2009-9-12 08:27:43 上传
下载附件
(15.77 KB)
假如是两个对角楞块,比如
UF
,
DB
两块,转动
B2
,使
DB
块到
UB
位置,再用公式
Alg2
,翻转之后,
B2
转回去即可。
我找到一个新玩法,只有三个公式
识破天
8
月
29
号花八元钱买了个魔方,
30
号下午开始玩,到今天
9
月
11
号,废寝忘食的玩了十二天半。原来偶然玩到推箱子,孔明锁,神龙摆尾,方块拼图等等智力游戏,都可经过逻辑推理完美解决掉,唯有魔方,玩过几把,只能还原一层,便发现靠推理推不下去了。而我又没耐心试错试下去,便作罢了。以至于我两星期前还以为魔方没有一种普遍的规律性解法。所以当卖魔方的说玩魔方很简单,照着说明书来是个人都会玩。说的我是相当的震惊。于是回来照着说明书上的层先法玩了起来,遇到一些写的不清楚的地方求助于
google
查对后终于拼好了。而这上网一查才发现居然有这么多解法
,
层先,棱先,角先,
CFOP,CFCE
,
Roux,Petrus,Heise
,
ZZ
,
ZB
,
VH
,
8355
,
M2/R2
盲拧,等等十来种。我尽可能的把所有方法都搜到,照虎画猫的每种方法都玩了几次。
这些玩法中,除了
8355
基本不需要公式随手可玩外,其他方法我都嫌公式太多,只是学了它的解法,还没有开始去记公式。在我看来,解魔方本来是个智力游戏,背公式就成了记忆力游戏,公式记熟了就成了动作游戏。除非为了比赛表演,不然为了提速几秒用几个星期练一个玩法也太过单调。不过考虑到如下事实,即不论你会再多方法,你的方法再高明,也只有玩家自己心里明,而观众看不到解法,他只看到你的速度快不快。所以,多记忆一些公式提高速度还是有意义的。我认为普通玩家短期内玩到一到两分钟还原就足够,再往上提速收益曲线就开始陡然平滑,边际收益逐步逼近零,得不偿失了。
开始玩时,我就试图寻找那种规律性强公式少的解法。规律要比公式更概括,还可以被理解,而复杂的公式只能靠记忆。今天晚上玩着玩着,想到一种解法,公式要尽量少,每个公式还要尽量短,于是不断修正,查寻
OLL
,
PLL
公式表,最后清晰成型,写下来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考虑到任何一个基本转动如
R
会移走某个面如
U
层上的两个角块,但只移走一个楞块。再加上角块有三个面,楞块只有两个面,所以处理角块比处理楞块要复杂。在桥式玩法,
F2L
,棱线,角先等等玩法的过程中也体验到这一点。处理楞块比处理角块有更大的自由度,而还原的过程,可以利用的基本转动群是在缩小的,是个自由度减少的过程。综合这两点,如果想找一个简单的解法,合理的考虑就是先解决角块在解决楞块。
按类型算角先法。普通的角先法,解决了
D
层角块之后就会开始对
U
层朝向,再调整位置,需要九个公式。如果一不到位,
COLL
的话,公式更多。我的想法是,在解决
D
层角块的同时,用基本转动能不能减少
U
层角块的状态数。实际上,再解决
D
层最后一个角块时至少可以使
U
层有一个角块颜色朝上,这就可以减少角先法两个公式。但这还不够。出于对称性考虑,上下两层角块地位一样,只要使上下两层能够简单复原的角块总数尽量多就足够。肯定能做到的是复原
5
块,底层三块,底层两块。剩下的三块有粗略的算还有
162
种状态。涉及到三块轮换,两块互换,两个方向扭转或三个扭转。能够解决各种情形的最少的公式是两个,即对换一对角块,同时扭转一对角块。有这两个公式这样就把八个角块全部还原了。当然,还可以用一个公式一对一的对换角块,直到三个角块都归位,同时利用相似变换调整角块朝向。但这个公式至少有
15
个动作不够简洁。剩下还原楞块顺风顺水,最后一步运气的好情形全部还原,但普通情况是剩下两个楞块位置正确,需要翻转,这需要一个简单的翻转公式。这是这个方法的概要,总共只需要
3
个公式。下面来详细介绍。
--------------------------------------
帮你把两个帖并起来了,原帖删除处理。
by R
[
本帖最后由 R_胆小鬼 于 2009-9-12 11:38 编辑
]
附件:
1.jpg
(2009-9-12 08:25:53, 14.57 KB) / 下载次数 170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gxNjd8OWI4MTUyZGR8MTc0NzQzNjY1N3wwfDA%3D
附件:
3.jpg
(2009-9-12 08:26:42, 15.86 KB) / 下载次数 160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gxNjh8ODAxZDJjYWR8MTc0NzQzNjY1N3wwfDA%3D
附件:
4.jpg
(2009-9-12 08:27:03, 15.33 KB) / 下载次数 173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gxNjl8MGNjODc5MGJ8MTc0NzQzNjY1N3wwfDA%3D
附件:
5.jpg
(2009-9-12 08:27:26, 16.08 KB) / 下载次数 163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gxNzB8ZjY0NmE3Zjl8MTc0NzQzNjY1N3wwfDA%3D
附件:
6.jpg
(2009-9-12 08:27:43, 15.77 KB) / 下载次数 169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gxNzF8M2IxNTRhNGZ8MTc0NzQzNjY1N3wwfDA%3D
附件:
7.jpg
(2009-9-12 08:32:43, 37.77 KB) / 下载次数 167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gxNzJ8ZjIwNGIxMTN8MTc0NzQzNjY1N3wwfDA%3D
附件:
Shipotian.rar
(2009-9-12 08:37:02, 159.19 KB) / 下载次数 426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gxNzN8MTIyZmJiY2N8MTc0NzQzNjY1N3wwfDA%3D
作者:
sinianhai
时间:
2009-9-12 08:27:50
没有图啊 怎么看?
作者:
Greenoracle
时间:
2009-9-12 08:34:12
贴上来了,这个论坛贴图太麻烦。
作者:
shifujun
时间:
2009-9-12 09:02:15
核心应该还是角先。
作者:
william_khs
时间:
2009-9-12 09:15:01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角先法改版....
發現自己一套的玩法是不錯的~@.@
作者:
钻方
时间:
2009-9-12 09:54:07
是角先,但是我看不懂!!!!!!!!!!!!!!
作者:
无心草
时间:
2009-9-12 11:08:19
这个方法还原起来应该很慢的吧
作者:
机器贝尔
时间:
2009-9-12 11:13:42
适合玩2阶的。。。。。
作者:
himan
时间:
2009-9-12 12:04:26
对角先法没什么兴趣......`
顶一下
作者:
Greenoracle
时间:
2009-9-13 01:30:16
编辑不了,第三个公式写错了。
Alg3: M'UM'UM'U2MUMUMU2
第二个公式也可以用那个只有右手操作的:
Alg2:RU'R' U RU'R' - D- RUR' U' RUR'
作者:
Greenoracle
时间:
2009-9-13 01:35:55
类型是角先法,玩法简单。牺牲速度。追求速度的请飘过...
作者:
sjont
时间:
2009-9-13 03:00: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ursuefree
时间:
2009-9-13 08:54:00
开始玩的时候都是研究怎么少背公式,其实看个人领悟,有的人玩的也很快,虽然没怎么背公式,但是方法都理解了
想要速度快,也需要多理解公式的原理,还有就是观察很重要
玩魔方到后面并不是机械的运动,每次做十字都需要思考,F2L需要预判观察,所以还原魔方的魅力就在此,即使是一个打乱步骤,也可以用不动的方法还原,也不完全是机械运动,每一次还原都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作者:
doris5200
时间:
2009-9-13 09:12:11
LZ很牛。。。不过感觉像角先的变种啊
作者:
david009
时间:
2009-9-13 17:04:14
学习学习...虽然很复杂很复杂...
作者:
Greenoracle
时间:
2009-9-14 04:23:50
标题:
回复 14# 的帖子
对,算角先法。
单和Ortaga的角先标准玩法不同。
作者:
JLXBD
时间:
2009-9-14 06:55:46
用的是层先,角先不会。
作者:
ixylophone
时间:
2009-9-14 21:17:08
看了发现是小时候父亲大人教的玩法
作者:
cyz
时间:
2009-9-15 13:19:17
还是复杂了,继续潜水…………
作者:
xuelinji9568
时间:
2009-9-16 09:32:47
这是角先法吧~没研究~
作者:
aubell
时间:
2009-9-22 23:21:42
其实,只用一个 J permute 就能还原整个魔方了。
作者:
五叶草
时间:
2009-9-27 12:24:00
先顶再说!
作者:
LYQ
时间:
2009-9-27 12:39:26
原帖由
himan
于 2009-9-12 12:04 发表
对角先法没什么兴趣......`
顶一下
我也一样呀!!
作者:
happyyu
时间:
2010-1-3 00:30:29
有同感…适合二阶!
作者:
sl888000
时间:
2010-1-3 00:38:44
比较佩服喜欢钻研的人。。
作者:
Paracel_007
时间:
2010-1-3 01:00:53
毕竟有自己钻研的成分在里面,精神可嘉!
作者:
落梅花
时间:
2010-1-6 16:36:11
我就不太喜欢记公式,学习一下看看。
作者:
kattokid
时间:
2010-1-6 16:48:15
顶一下,LZ真不错,还没仔细看呢
作者:
cimosa
时间:
2010-1-7 13:44:08
要我说,桥式可以只用一个公式,其他都可以推理出来,而且那个公式也不是很难理解
作者:
die4live
时间:
2010-1-9 16:25:04
解魔方本来是个智力游戏,背公式就成了记忆力游戏,公式记熟了就成了动作游戏
这个观点好
作者:
埃菲特
时间:
2010-3-2 23:13:25
其实,这种方法是最容易理解的方法,只有最后才需要记忆一下。
我最初就是自己拼的这种方法。速度不快。我也从未追求速度。可以学会很多种方法。也挺有意思的。一般三分钟以内肯定可以搞定的。
如果,那些世界高手钻研的话,未必输于其它方法。
作者:
mbcjh
时间:
2010-3-11 14:31:49
先收藏。有机会学习下。
作者:
Neo63
时间:
2010-3-11 14:43:53
看了看,就是三阶角先法。其实角块部分用Ortega不错
作者:
chenfeier
时间:
2010-5-31 12:37:00
看看这位兄弟的解法 似乎很有想法 也很花功夫琢磨
欢迎光临 魔方吧·中文魔方俱乐部 (http://bbs.mf8-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