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吧·中文魔方俱乐部

标题: 不可能图形-宇宙扭曲?-欲知详情 [打印本页]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5-2-15 10:16:02     标题: 不可能图形-宇宙扭曲?-欲知详情

物理离不开数学,下面的“不可能图形”多见于物理类科普读物,但不妨贴于本区。

不可能图形-宇宙扭曲?-欲知详情

立体化的莫比乌斯圈。细看一下,上面三角圈只有一个面:“小蚂蚁”可走遍每个方柱的四个侧面(无遗漏)回到原出发点。 下面的八边圈有所不同(恐非本质不同?)。局部一小段为四个侧面,而整体看仅两个面。甲蚁走遍两个侧面回到出发点;乙蚁走遍另两个侧面回到出发点。互不相通。 据说莫比乌斯带(圈)体现了“宇宙扭曲说” ;“左心人”周游一圈变“右心人”云云。哪位物理学家能详述一番吗?

另见下面莫比乌斯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6 15:34:42编辑过]



附件: [不可能图形-宇宙扭曲?-欲知详情] 6lWPocuS.gif (2005-2-15 10:15:36, 2.68 KB) / 下载次数 72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czfDliY2ZiZTg0fDE3NTI4MDc2Nzd8MHww
作者: cube_master    时间: 2005-2-16 00:02:39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5-2-16 15:44:01

下面图中上为正常(无扭曲)带。局部和整体考察,都是两个面,两条边。 下为“莫比乌斯”带(有扭曲)。局部(一小段)看,也是两面、两边;但整体看,仅一个面,一条边。此带可实际做出。

7zsrncuu.gif

至于2楼那魔方形墙头怪圈,这类图多为兜楼梯之类,我看与莫比乌斯圈无关。只是画图的透视法上搞些小花样,给人以错觉。(是不是?但我说不清问题出在哪里。哪位能给我说说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6 15:52:34编辑过]



附件: 7zsrncuu.gif (2005-2-16 15:46:29, 2.51 KB) / 下载次数 62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TExfDc4ZDI1OWZlfDE3NTI4MDc2Nzd8MHww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5-2-19 21:02:07     标题: 再谈莫比乌斯带(柱)

再谈莫比乌斯带(柱) 经请教物理老师,对莫比乌斯带(柱)又有进一步认识,又要“抛砖”了。 上面那个莫比乌斯带有实用意义:有的打印机色带绕法就是如此,在行进中自动换面,保证带的两面(已成为一个面了!)都被走到。 设想一根方柱弯成一个环,原两头“对焊”。据弯时有无扭曲及扭曲度数,得不同的莫比乌斯柱环。再经“整理”就得如上所示“三角”和“八曲框”,还可“弄出”许多别样的“怪圈”来。

下图为弯好后、对焊前、扭曲度不同的四种情况。其中扭曲如“麻花”状部分的图略去了。

您可用两个牙膏盒标上字母,自己琢磨如何扭曲、对接、走走有几个面等等。

对于已画好的“怪圈”,可在其任一处“割断”,标一端,沿某一面走到另一端,看它连结到哪个面。考察它有几个面、走面的次序、扭曲度等等。 上示两种怪圈您分析分析看。

下图(包括推延到无限扭曲度)的变化规律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对此我是“一片空白”) [em06]

再谈莫比乌斯带(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9 21:21:00编辑过]



附件: [再谈莫比乌斯带(柱)] NMYuzO0b.gif (2005-2-19 21:06:51, 7.55 KB) / 下载次数 60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TI5fGRiMzkyNDFhfDE3NTI4MDc2Nzd8MHww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2-19 21:43:45

呵呵,乌木兄的精神就是可嘉。

那天本来想说方管扭转的事情,就是懒得画图,呵呵,以后要象乌木兄一样。

如果是正五边形的管子呢? 哈哈,我又想偷懒了。。。。。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2-19 22:03:12

“莫比乌斯带”在生活和生产中已经有了一些用途。例如,用皮带传送的动力机械的皮带就可以做成“莫比乌斯带”状,这样皮带就不会只磨损一面了。如果把录音机的磁带做成“莫比乌斯带”状,就不存在正反两面的问题了,磁带就只有一个面了。   莫比乌斯带是一种拓扑图形,什么是拓扑呢?拓扑所研究的是几何图形的一些性质,它们在图形被弯曲、拉大、缩小或任意的变形下保持不变,只要在变形过程中不使原来不同的点重合为同一个点,又不产生新点。换句话说,这种变换的条件是:在原来图形的点与变换了图形的点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邻近的点还是邻近的点。这样的变换叫做拓扑变换。拓扑有一个形象说法——橡皮几何学。因为如果图形都是用橡皮做成的,就能把许多图形进行拓扑变换。例如一个橡皮圈能变形成一个圆圈或一个方圈。但是一个橡皮圈不能由拓扑变换成为一个阿拉伯数字8。因为不把圈上的两个点重合在一起,圈就不会变成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9 22:08:33编辑过]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2-19 22:11:47

乌木兄如果有兴趣继续研究下去,建议买一本书看看:-->《走向未来丛书:GEB--一条永恒的金带》

书可能不太好找,这里有卖:http://www.kongfz.com/bookstore/1466/book_1287190.html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2-19 22:14:12

如果您想 生动活泼 地给您的第三代说说:“莫比乌斯”带,您可以化身为魔术师:

怪圈魔术魔术师拿着一条纸带正表演节目,只见他将纸带两头粘上成一纸圈,然后沿纸带中线剪开,"一分为二"成两个圈,这没有什么稀奇;魔术师又将一条纸带粘成圈,从中剪开,这次却不是两个圈,而是一个圈;又拿纸带粘成圈,从中剪开,这次是一大一小两个圈相套着……   奥妙在哪里呢?同样是纸圈,看似相同,实际上魔术师粘圈的方法不同。第一次是直接粘上,第二、三次是将纸带一端扭转180°与另一端粘上。剪圈也有不同,前两次是沿纸带正中剪开,第三次是偏离正中如1/3处剪开的。   第一次的圈很平常,可叫"常圈",第二、三次的圈很奇异,可叫"怪圈"。如果多次扭转180°,并以正中或非正中的不同剪法剪开,可得到许多不同的结果。魔友们不妨自己试试。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2-19 22:15:23

 1979年,一部名叫《GEB:一条永恒的金带》的书轰动美国,获普利策大奖。作者D·霍夫施塔特从数学、逻辑学、生命遗传、大脑思维、人工智能,甚至音乐、绘画等许多不同领域探讨怪圈问题,使人们发现怪圈有丰富的内蕴,与自然、人类、科学、艺术等有深刻的联系,引起人们对怪圈的极大兴趣。   《GEB》一书表明,莫比乌斯带、克莱因瓶仅是怪圈的几何模型,怪圈是一种变异的系统结构:系统不同层次的相互渗透、缠绕,如将"内"与"外"、"高"与"低"、"二维"与"三维"、"有限"与"无限"、"部分"与"整体"等等不同层次缠绕在一起。   怪圈艺术《GEB》中的"E"是指荷兰著名版画家埃舍尔(M·C·Escher),他以怪圈结构为基础创作了许多魔幻般的版画。如《瀑布》、《魔镜》、《巴比仑塔》、《凸与凹》、《有序与无序》、《欧几里得大街》等。《瀑布》水从高处流向低处,却自然而然从低处流到了高处,怪圈将"高"与"低"缠绕在一起了。   《GEB》中的"B指著名古典音乐大师巴赫(Bach),在其名曲《音乐的奉献》中,他使用了怪圈方式的音乐技巧:每个音符既是主题部的一部分,又与其他音部和谐,使得主题结尾能平滑地过渡到开头。听众感到有限的音阶上能演奏出升调无限地升高上去的音乐。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5-2-20 11:51:56

多谢!我已定购,最后一本!又一个新天地!

[em01][em01][em01]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2-20 11:58:02

以下是引用乌木在2005-2-20 11:51:56的发言:

多谢!我已定购,最后一本!又一个新天地!

好呀,您读后有收获,可一定要拿出来共享哦。

多给我们山上课,呵呵。


作者: hw294    时间: 2005-2-25 17:56: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5-2-27 09:33:55

不知这样答对不对:

Mne4dBHu.gi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7 9:36:02编辑过]



附件: Mne4dBHu.gif (2005-2-27 09:35:35, 4.51 KB) / 下载次数 56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TYzfDE4ODZiN2QzfDE3NTI4MDc2Nzd8MHww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3-2 16:03:31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3-2 16:04:07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3-2 16:04:35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3-2 16:04:53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3-2 16:05:20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3-2 16:05:35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3-2 16:05:50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3-2 16:06:04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3-2 16:06:21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3-2 16:06:34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3-2 16:06:48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3-2 16:07:04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3-2 16:07:17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3-2 16:07:30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3-2 16:07:49


作者: 老猫    时间: 2005-3-2 16:08:15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5-3-2 17:15:15

妙不可言!

[em06][em01]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5-3-24 10:41:29

《GEB—一条永恒的金带》一书还未细看。上面部分妙图在该书中也有,现把书中图下的说明摘抄如下: 15楼图 上升与下降 M.C.埃舍尔(版画,1960)一队僧侣沿着楼梯向上走,拐了四次后又回到了原处。另一队向下走,也返回原处。两队走同一楼梯。这又是一个怪圈。 17楼 解放 埃舍尔(版画,1955)上方是自由飞翔的鸟,下面是死板规则的几何图形,中间则是花哨的过渡区。形式力图把握活生生的现实。现实却象鸟儿一样要求彻底解放。 21楼 举着反光球的手 埃舍尔自画像(版画,1935)球反射出举着球的画家、画家的书房。最妙的是从反光中看到了球本身。这也是一个怪圈。 22楼 白天和黑夜 埃舍尔(木刻,1938)这是真实的飞鸟和田野吗?这是真实的白天和黑夜吗?永恒的谜。 23楼 画画的双手 埃舍尔(版画,1948)左手画右手,右手画左手。它们到底又是谁画的呢? 24楼 相对性 埃舍尔(版画,1953)以楼梯为基点,据它和邻近物体的相互关系,我们可逐步认识周围世界。但走不多远就遇到矛盾。换个基点也是这样。什么地方不对头了呢? 25楼 凸与凹 埃舍尔(版画,1955)两个内部一致的世界共同构成一个不一致的世界。 26楼 瀑布 埃舍尔(版画,1961)瀑布一泻而下,汇于池子,再顺水渠往下流。却拐到了瀑布口!真不可思议。可画中表现得明明白白、天衣无缝。这就是怪圈。 27楼 画廊 埃舍尔(版画,1956)画中有画,城中有城。自我相关,最紧凑的怪圈。 29楼 蜥蜴 M.C.埃舍尔(版画,1943)同是蜥蜴,一为三维世界的动物,另一为二维平面的图案。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也是从一个层次进入另一个层次。
作者: hw294    时间: 2005-3-24 18:01: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5-3-25 14:54:42

hw294的答案太漂亮了!它好在:那“重整山河”的“工程”多么简单!
作者: regedit    时间: 2005-4-3 17:13:40

能不能把书做成电子版,下载一个看看?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5-5-6 18:01:48

五一节这几天去了不便上网的地方,就不上网了。抽时间看了《GEB......》一书。未看完,因为越看越看不懂。当然只能怪自己数论知识太差。这样一来,做成电子书之类的事,我更不起劲了。或许以后适当时再继续看,再介绍此书的一些内容吧。 E是指那位画怪圈图的埃舍尔,B是指音乐家巴赫,他的音乐作品中有的也有同样性质的“怪圈”,G是指数学家哥德尔。该书主要谈数学,谈哥德尔定理等,埃舍尔的画和巴赫的音乐等仅作对照和陪衬。书不是翻译原著,而是改写的。 regedit 兄,让您失望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6 18:10:38编辑过]


作者: ggglgq    时间: 2005-11-25 10:00:15



老猫 的 14 ~ 29 楼内容中含有导致页面不正常的代码,请 老猫 再重新编辑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5 10:10:12编辑过]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5-11-25 10:42:45

怎么会的?原来看好好的。

转贴几张图,有的“不可能”,有的是“画中有画”。

P51bPj2z.jpg
pqEQH12Z.jpg
X4VnCf0E.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5 10:58:20编辑过]



附件: P51bPj2z.jpg (2005-11-25 10:56:41, 26.25 KB) / 下载次数 47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Q2MXxlMTA2NjRjNHwxNzUyODA3Njc3fDB8MA%3D%3D

附件: pqEQH12Z.jpg (2005-11-25 10:57:00, 47.35 KB) / 下载次数 42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Q2Mnw2MmMxZDgzYXwxNzUyODA3Njc3fDB8MA%3D%3D

附件: X4VnCf0E.jpg (2005-11-25 10:58:14, 39.28 KB) / 下载次数 46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Q2M3w3ZmQzNzhlMHwxNzUyODA3Njc3fDB8MA%3D%3D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5-11-30 10:19:19

楼上图中有些脸不易被注意:

g4iznSsC.jpg

又有一图,方柱?圆柱?

pJEHWr34.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30 10:23:00编辑过]



附件: g4iznSsC.jpg (2005-11-30 10:20:03, 53.26 KB) / 下载次数 52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U2N3xkNzg1YzBhOHwxNzUyODA3Njc3fDB8MA%3D%3D

附件: pJEHWr34.jpg (2005-11-30 10:21:41, 21.49 KB) / 下载次数 87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U2OHwwYzc1YzdjZHwxNzUyODA3Njc3fDB8MA%3D%3D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6-2-16 23:26:23

http://bbs.mf8-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3&ID=433&page=8中的第3楼点击出一个“怪图”:

不可能图形-宇宙扭曲?-欲知详情




附件: [不可能图形-宇宙扭曲?-欲知详情] w9ChmjOd.gif (2006-2-16 23:26:06, 4.82 KB) / 下载次数 56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MyMnxjMzVjYTE1NXwxNzUyODA3Njc3fDB8MA%3D%3D
作者: 暗淡蓝点    时间: 2006-3-9 14:17:46

乌木看的是这本书么?

http://homepage.fudan.edu.cn/~Ayukawa/at/20050606.htm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6-3-9 18:25:41

是的,但不是英文版的,是乐秀成编译的中文版。
作者: Kirst    时间: 2007-1-29 01:04:19

克莱因瓶

      作者 异调

  在1882年,著名数学家菲立克斯·克
莱因(Felix Klein)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
名的著名“瓶子”。这是一个象球面那样
封闭的(也就是说没有边)曲面,但是它
却只有一个面。在图片上我们看到,克莱
因瓶的确就象是一个瓶子。但是它没有瓶
底,它的瓶颈被拉长,然后似乎是穿过了
瓶壁,最后瓶颈和瓶底圈连在了一起。如
果瓶颈不穿过瓶壁而从另一边和瓶底圈相
连的话,我们就会得到一个轮胎面。
Klein瓶


  我们可以说一个球有两个面——外面和内面,如果一只蚂蚁在一
个球的外表面上爬行,那么如果它不在球面上咬一个洞,就无法爬到
内表面上去。轮胎面也是一样,有内外表面之分。但是克莱因瓶却不
同,我们很容易想象,一只爬在“瓶外”的蚂蚁,可以轻松地通过瓶
颈而爬到“瓶内”去——事实上克莱因瓶并无内外之分!在数学上,
我们称克莱因瓶是一个不可定向的二维紧致流型,而球面或轮胎面是
可定向的二维紧致流型。
      Felix Klein


              菲立克斯·克莱因

  如果我们观察克莱因瓶的图片,有一点似乎令人困惑——克莱因
瓶的瓶颈和瓶身是相交的,换句话说,瓶颈上的某些点和瓶壁上的某
些点占据了三维空间中的同一个位置。但是事实却非如此。事实是:
克莱因瓶是一个在四维空间中才可能真正表现出来的曲面,如果我们
一定要把它表现在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中,我们只好将就点,只好把
它表现得似乎是自己和自己相交一样。事实上,克莱因瓶的瓶颈是穿
过了第四维空间再和瓶底圈连起来的,并不穿过瓶壁。这是怎么回事
呢?

  我们用扭节来打比方。看底下这个图形,如果我们把它看作平面
      扭结

上的曲线的话,那么它似乎自身相交,再一看似乎又断成了三截。但
其实很容易明白,这个图形其实是三维空间中的曲线,它并不和自己
相交,而且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在平面上一条曲线自然做不到这
样,但是如果有第三维的话,它就可以穿过第三维来避开和自己相交。
只是因为我们要把它画在二维平面上时,只好将就一点,把它画成相
交或者断裂了的样子。克莱因瓶也一样,这是一个事实上处于四维空
间中的曲面。在我们这个三维空间中,即使是最高明的能工巧匠,也
不得不把它做成自身相交的模样;就好象最高明的画家,在纸上画扭
结的时候也不得不把它们画成自身相交的模样。题图就是一个用玻璃
吹制的克莱因瓶。

  大家大概都知道莫比乌斯带。你可以把一条纸带的一段扭180度,
再和另一端粘起来来得到一条莫比乌斯带的模型。这也是一个只有一
     莫比乌斯带


               莫比乌斯带

个面的曲面,但是和球面、轮胎面和克莱因瓶不同的是,它有边(注
意,它只有一条边)。如果我们把两条莫比乌斯带沿着它们唯一的边
粘合起来,你就得到了一个克莱因瓶(当然不要忘了,我们必须在四
维空间中才能真正有可能完成这个粘合,否则的话就不得不把纸撕破
一点)。同样地,如果把一个克莱因瓶适当地剪开来,我们就能得到
两条莫比乌斯带。
剪开的克莱因瓶


  除了我们上面看到的克莱因瓶的模样,还有一种不太为人所知的
“8字形”克莱因瓶。它看起来和上面的曲面完全不同,但是在四维
空间中它们其实就是同一个曲面——克莱因瓶。
     8字形克莱因瓶


               8字形克莱因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9 1:05:25编辑过]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7-2-3 13:40:52

最近看到CCTV-10“科技之光”提到,视觉误差可获得一种不可能图形的效果。下面的右图中,a、b端实际没接牢(从左图即知),但两个斜端做得好、且拍摄角度合适的话,可得到奇妙效果:

      不可能图形-宇宙扭曲?-欲知详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3 13:42:42编辑过]



附件: [不可能图形-宇宙扭曲?-欲知详情] ELvCQWKB.gif (2007-2-3 13:40:22, 10.47 KB) / 下载次数 58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kzOHw2YmM1MDdjNHwxNzUyODA3Njc3fDB8MA%3D%3D
作者: 大烟头    时间: 2007-2-8 09:09:21

不可能图形-宇宙扭曲?-欲知详情
不可能图形-宇宙扭曲?-欲知详情
不可能图形-宇宙扭曲?-欲知详情


附件: [不可能图形-宇宙扭曲?-欲知详情] d7nEDtPn.gif (2007-2-8 09:08:25, 229.16 KB) / 下载次数 61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k4NXwwZjQ2MzkyMnwxNzUyODA3Njc3fDB8MA%3D%3D

附件: [不可能图形-宇宙扭曲?-欲知详情] iU6I8tyf.jpg (2007-2-8 09:08:55, 24.27 KB) / 下载次数 49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k4NnxjYzNhMWUyN3wxNzUyODA3Njc3fDB8MA%3D%3D

附件: [不可能图形-宇宙扭曲?-欲知详情] GBNxucT9.jpg (2007-2-8 09:09:08, 26.71 KB) / 下载次数 54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k4N3xkZWUzNGExYnwxNzUyODA3Njc3fDB8MA%3D%3D
作者: pengw    时间: 2007-2-9 09:11:08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哈哈哈,乌比斯环,13岁时的折纸游戏,不越过边界到达另一面的方法!如果沿“路”的中线剪开,则更有趣,不信试试。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7-2-9 10:34:07

见本帖8楼。
作者: 谢老师    时间: 2008-4-20 09:34:08

<P>2008年3月PSP游戏出了《无限回廊》的游戏,非常值得玩!</P>
<P>《无限回廊》是一款利用视觉错觉产生各种奇妙游戏体验的解谜游戏。自从本届E3上正式公开之后至今才有简单游戏介绍放出,感兴趣的玩家一定不要错过。 </P>
<P><STRONG>视点变换,体验新感觉的动作游戏</STRONG></P>
<P>  玩家在游戏中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小人安全走过通路,不要掉进陷阱里。变换视点使陷阱看不见的话,小人就会像没有陷阱一样通过。而且实际上很远的地方,利用视点的变换会变得更近,玩家操纵的小人可以使用跳跃通过。视点变化之后可以进行很多无视空间构成的动作。参考各个方向的地图,制造错觉向目标前进吧!</P>
<P><STRONG>挑战多彩的游戏舞台</STRONG></P>
<P>  PSP版和PS3都为玩家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回廊”。各种各样形状的回廊都可以通过视角变换找到通路。而且,回廊也可以自己制作。将各种零件组合在一起,便可以自己设计自己将要挑战的回廊了。</P>
<P>  <IMG src="http://img001.photo.21cn.com/photos/album/20070913/o/6C68A7F6A0BB4C3716C77261E245FC65.jpg" border=0 type="0">&nbsp;<IMG src="http://img001.photo.21cn.com/photos/album/20070913/o/BD23DABBFDFAB4A7312D4212AB41C54E.jpg" border=0 type="0"> <IMG src="http://img001.photo.21cn.com/photos/album/20070913/o/2E607C5B53A3BFA9FFF5239DBC76970F.jpg" border=0 type="0"> </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g001.photo.21cn.com/photos/album/20070913/o/F01D286C3EF78A5263F5E47799A7C07E.jpg" border=0 type="0">&nbsp;<IMG src="http://img001.photo.21cn.com/photos/album/20070913/o/3A538D0CE22840870F81EA6F9CB39A0B.jpg" border=0 type="0"> <IMG src="http://img001.photo.21cn.com/photos/album/20070913/o/65526FF84768006927B0B632333EE806.jpg" border=0 type="0"> </P>
<P align=center><IMG title=无限回廊 src="http://img001.photo.21cn.com/photos/album/20070913/o/F20B6B7BF5CD7360AE69313BC468AED5.jpg" border=0 type="0">&nbsp;<IMG src="http://img001.photo.21cn.com/photos/album/20070913/o/2B394AB879107000F4CD9A861956C55A.jpg" border=0 type="0"> <IMG src="http://img001.photo.21cn.com/photos/album/20070913/o/44B0CCC729259853821FA20C9B4A5291.jpg" border=0 type="0"> </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g001.photo.21cn.com/photos/album/20070913/o/5BB8F49E48BCE8F3110615A23794FC53.jpg" border=0 type="0">&nbsp;<IMG src="http://img001.photo.21cn.com/photos/album/20070913/o/78AB2B7570A51D8F668D0934BA9EF13C.jpg" border=0 type="0"> <IMG src="http://img001.photo.21cn.com/photos/album/20070913/o/630B6F9413C5D26604CFA374656073C5.jpg" border=0 type="0"></P>
<P></P>

[ 本帖最后由 谢老师 于 2008-4-20 09:37 编辑 ]
作者: kexin_xiao    时间: 2008-10-21 09:32:47

顶起来!学习一下!
作者: ares_g    时间: 2008-10-21 20:53:54

GEB,我买过一本打口的,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搞来的
作者: lisir1977    时间: 2008-10-21 21:04:18

这里真是一个提升智力的好地方,谢谢大家了!!!!
作者: ZJY    时间: 2010-2-11 23:48:29

原来乌木老师的新头像是这里来的




欢迎光临 魔方吧·中文魔方俱乐部 (http://bbs.mf8-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