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吧·中文魔方俱乐部

标题: 缺角法(详细修改版)──没有公式记忆量最少的还原方法一经学会永不忘记 [打印本页]

作者: zoukongyijia    时间: 2008-6-6 22:50:09     标题: 缺角法(详细修改版)──没有公式记忆量最少的还原方法一经学会永不忘记

缺角法——记忆量最少的还原方法一经学会永不忘记
  缺角法还原三阶魔方,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没有用到公式,完全凭观察。相信是记忆量最少的还原方法,最起码比魔方小站的容易多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记忆量少必定步数多。根据我的实测,能在130步之内还原一个魔方,你用层先法或是角先法也要100多步(U2算2步),还要记十几个公式。其实这种可以看成是棱先法的一个变种。不过,我在想出这种方法的时候,并没有看过什么棱先法。并且这种方法和网上看到的棱先法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部分  基本知识
  一、两个公式
  首先声明:缺角法是不用公式的,但为了讲述的方便,还是把它称为公式,每个公式只有四步。
  1、转棱公式 RU?R’或者F’U?F,(字母的含义看后面)只有三步。这三步在任何一种还原方法中都要用到,但没有哪种方法称它为公式。
    效果展示一:要把前上位置的红绿块(目标块)转到正确的前右位置(目标位)。注意:本帖中的动画图要点击向右的小三角形才会动。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000010000000020000000030000000040030000050000000060040&move=RU\'R\'
    效果展示二:如果上图中红绿块颜色相反,就要用先转动顶面,再用F'U?F。看图吧。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000010000000020000000030000000040040000050000000060030&move=U\'F\'UF
    用这种方法,可完成所有棱块。
  2、转角公式R’D’RD,有四步。还有一个镜像公式FDF'D',在第一步中可以用,但在最后一步不能用。看一个例子吧,如图所示,前右下角位置的黄绿白块(目标块)要到前右上角的位置(目标位),就可以用转角公式,使用这个公式后,前右下角块和前右上角块就交换了位置。顶面其他块不会影响,下面两层有点乱(灰色块),但不怕,转下去,它会还原的。虽然目标块的颜色方向不对,但没关系,继续转这四步,最多五次,就一定能还原。你可以再点击那个播放按钮看看。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000111111000222222003330333400040444005050000666666666&initmove=R\'D\'RD&move=R\'D\'RD
    注意:在用转角公式时,你只需要关注顶面四个角块和前右下角块。其他不用管。只要你确保魔方没有整体转动,除转角公式这四步外只转动了顶面,那么,我可以保证下两层转乱的部分会自动还原的。
  就只要用这两个公式,其实这两个真的不能说是公式,就是层先法中转第一层的方法。换句话说,缺角法就是要你用还原一层的方法去还原六面。
  二、两个概念
  目标块:你想还原的那一块。缺角法几乎是一块一块还原的。你想还原的那块,我把它称为目标块。
  目标位:目标块要去的位置。
  
  三、公式字母的含义,怎样才算是正确位置(学过的请跳过)
  1、字母的含义。
    不要害怕那几个字母,当你掌握之后,你会喜欢它的。并且也很容易掌握。
   U顶面(UP)  D底面(DOWN)  F前面(FRONT)
   B后面(BACK) R右面(RIGHT)  L左面(LEFT)
   只有字母,表示顺时针,字母后加’,表示逆时针,字母后加2,表示转180度。字母后加?,表示根据实际情况来转(这是我自编的)。
    2、怎样才算是正确位置。如果一块的每一面的颜色都和中间块的颜色相同,那么这个位置是正确的。注意是每一面。棱块要对两个面,角块要对三个面。例如下图中的顶面四个棱块,黄蓝、黄橙是对的,但是黄绿块和黄红块是不正确的。需要用转棱公式再转几步(RU'R')UR。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000010010000020020000030040000040030000050000060666060&move=(RU\'R\')UR
    四、几个观念(看不看都无所谓)
    1、魔方并不难学
    2、公式并不难记
    3、学会排除干扰,也就是说在还原过程中,有些块不用管它。即使它的位置色向有错误,都当成是正确的。
    4、有时要把已经正确的块当成是错误的。这句话有点难理解。慢慢琢磨吧。
    5、学会避让,如果在某几步中,会影响另一个正确的块,可以先把这个正确块转开,等完成这几步后再转回来。
    6、已经完成的块,在后面的过程中会破坏掉,要及时还原。还原时要按公式。(这条对缺角法意义不大,因为缺角法能在很少的步骤内很直观的情况下还原已经破坏掉的块)
      
    其他知识不多介绍了,自己琢磨或是看其他教程。下面重点来了。
   四、方法概述
     我把缺角法分为五个步骤:
    1、还原底面四棱三角(这步和层先法完全一样。在还原时可以还原顶面,再整体转动魔方。这一步,顶层和底层没什么意义。)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000010111000020220000030033000040444000050000660666666&move=yyyyx\'x\'
    2、还原中层三棱(用转棱公式)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000111111000220220000033033000444444000050000660666666&initmove=x2&move=yyyy
    3、还原顶面三棱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010111111000220220030033033040444444050555000660666666&initmove=x2&move=yyyy
    4、还原所有棱块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010111111020222220030333033040444444050555050660666666&initmove=x2&move=yyyy
     以上步骤和方法与魔方小站的一样。
    5、还原所有角块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initmove=x2

[ 本帖最后由 zoukongyijia 于 2009-2-24 11:47 编辑 ]
作者: 魔鱼儿    时间: 2008-6-6 22:57:04

楼主做的看上去很复杂,
作者: zoukongyijia    时间: 2008-6-6 22:59:03

第二部分    详细步骤
    1、还原底面四棱三角(为便于观察和操作,可以先完成顶面四棱三角,其实在第一步中并没有什么顶面底面之分。以下是还原顶面的方法)
    可以细分为还原棱、还原角。
    (1)还原顶面四棱:一个棱块一个棱块还原。棱块的位置有三种,在中层,在顶面,在底面。不管在什么位置,都能把它转到前右位置。再用转棱公式把它转到顶面。要注意的是这里可以整体转动魔方,顶面已经就位的棱块(颜色位置都正确),要记得避让。
    A、在中层。还记得我在前面提到的目标块、目标位的概念吗?在还原顶面棱块时,目标块是位于前右的那块(有时称为RF块),目标位是指前上或右上的位置。
如果你要还原的棱块在中层,请转动层或整体转动魔方,把这个棱块转到前右位置(即目标块),并转动顶面,使目标位在前上或是右上。如果目标位是前上,就用F',如果目标位是右上,就用R。
    B、在顶面。转动一下侧面(指前后左右四面),就可以变成上一种情况。
    C、在底面。转动下下侧面(指前后左右四面),就可以变成上一种情况。
    觉得自己好啰嗦,其实,在这一步中,你可以自由发挥,想怎样转都成。如果你连这样都转不到,说明你的智商不适合玩魔方。唯一要注意的问题是,这四个棱块不仅顶面的颜色要和顶面中心块的颜色相同,其侧面的颜色也要和相对应的面的中心块的颜色相同。
    (2)还原顶面三角在这一步中,目标块是指前右底角,目标位是指前右顶角。如果所需要的块的位置不对,请转动顶层和底层,把目标块和目标位都转到前右方向。这时,角块的位置有六种情况,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只要用转角公式R'D'RD,一次不到位就两次,三次,最多五次就一定能完成。动画演示请看前面介绍转角公式时的例子。

     技巧:在下面这种情况时(目标块前面的颜色和顶面颜色相同)可以用FDF'D还原。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111010000220020005033030300444040000555555550002060000&initmove=x2&move=FDF\'D\'
     注意:在这一步中,角块的正确位置不是看侧面中心块的颜色,而是看顶层棱块的侧面颜色。因为这个时候顶层会转动。像下图中,前右下角的橙绿白块就是到前右上角的。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111020000220030005033040300444010000555555550002060000&initmove=x2
     
    2、还原中层三棱
    完成顶层四棱三角后,整体转动魔方,把底层当顶层,顶层当底层。下一步就是还原中层三个棱块。
    现在的底层(就是刚才的顶层)有一个缺口,记得确保这个缺口在前右下位置。在这一步中不能转动底层。但应该适当转动顶层和中层,再运用公式。转动中层是把目标位转到中层的前右位置。
    找到本来应该在中层的现在又在顶层的棱块(目标块),这个块有两面颜色,例如为红绿色,再转动中层,把红绿色的中心块转到前面和右面。这里是前面中心块绿色,右面中心块红色。如果红绿块的绿色朝上,就转动顶层把这个红绿块转到或前或左或后的位置,用公式RU?R';如果绿色朝上,就转动顶层把这个红绿块转到或右或左或后的位置,用公式F'U?F。
    看例子。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000010111000220220040030033000040444000053000660666666&initmove=x2u&move=RU\'R\'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000010111000220220000030033030040444040050000660666666&initmove=x2u&move=F\'UF
    转好一个棱块后,要转到中层,把它转到其他地方去。中层四个棱块只要转好三块就够了。把还没有转好的那块放到前右位置,进行下一步操作。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中下层只有前右位置没有转好,这也是我把这种方法命名为缺角法的原因。
    3、还原顶层三个棱块
    检查一下,中下层的缺角是不是在前右位置。还原顶层三个棱块的方法和上一步完全一样,不同的是看问题的角度。上一步是把顶层的块运到前右位置,这一步是把前右位置的块运到顶层。并且还要注意棱块的侧面颜色。
    这和第一步时也差不多。只是第一步不用顾及中下层,现在要顾及中下层。
    看几个例子。
    第一个:绿白块已经正确,目标块(就是前右的红白块)应该到后上的位置。U2,把目标位转到前上;F',把目标块转到目标位;U,把已经正确的红白块和绿白块避开;F,还原前面;U,还原顶面。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000111111000224220030533033000444444000055000660666666&initmove=x2&move=U2(F\'UF)U
    第二个:绿白块、红白块已经正确,目标块(蓝白块)应该到左上的位置。U2,把目标位转到右上;R,把目标块转到目标位;U,把红白、绿白、蓝白三块避开;R',还原右面;U,还原顶面。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050111111000224220030533033000444444000155000660666666&initmove=x2U2(F\'UF)U&move=U2RUR\'U
     其他情况自己琢磨吧。很直观的。
  4、还原最后两个棱块
    这是这种方法最难掌握的一步了。
    现在,只有两个棱块不正确。这两个棱块共有三种情况。
    第一、位置正确,色向不对。解决方法:用转棱公式一次,把顶层已经正确的一个棱块换下来,再用转棱公式一次,全部棱块完成。两个公式之间转动顶层衔接。(RU'R')U(F'UF)U'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050111111020224220030533033050444444020155030660666666&initmove=x2U2(F\'UF)UU2RUR\'U&move=(RU\'R\')U(F\'UF)U\'
    第二、位置不正确,同面同色(指前上块、前右块在前面的颜色相同),解决方法:用前右块依次换左上块、后上块、右上块、前上块。用转棱公式,并用逆时针转动顶面来衔接。U'(F'U'F)U'(F'U'F)U'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050111111050224220030533033020444444030155020660666666&initmove=x2U2(F\'UF)UU2RUR\'U&move=U\'(F\'U\'F)U\'(F\'U\'F)U\'
    第三、位置不正确,同面异色(指前上块、前右块在前面的颜色不相同),解决方法:用前右块依次换右上块、后上块、左上块、前上块。用转棱公式,并用顺时针转动顶面来衔接。(RUR')U(RUR')U2。看了那么久,知道公式里的括号什么意思吧。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050111111020224220030533033030444444020155050660666666&initmove=x2U2(F\'UF)UU2RUR\'U&move=(RUR\')U(RUR\')U2
    上面的说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你的观察,你的直觉。转两次就明白了。并且永远不会忘记的。
   
以上步骤和魔方小站的一样。不同的是下一步,后面五个角块的还原。

[ 本帖最后由 zoukongyijia 于 2009-2-24 13:18 编辑 ]
作者: zoukongyijia    时间: 2008-6-6 22:59:25

原来在介绍最后还原五个角块时,没说清楚,现在全部重新写过。

经过上面的步骤,魔方的棱块和底层的角块都已经还原了。只剩下五个角块没还原,如下图中的灰色块:
QQ截图未命名.jpg
给这五个角块编一下号。以方便解说。现在要用到的只有两个:R'D'RD和转动顶面。
      转一遍R'D'RD:1和2交换位置。当然底层其他块也变化了,但不用管它。
      转两遍R'D'RD:1和2再交换位置。 也就是说1和2都回到原位,全是颜色方向变了。1和2都逆时针旋转了120度。
      转三遍R'D'RD: 1和2再交换位置。
      转四遍R'D'RD :1和2再交换位置。1和2都回到原位,并且色向又旋转了120度,相对原始状态来说,是顺时针旋转。
      转五遍R'D'RD:1和2再交换位置。
      转六遍R'D'RD:1和2再交换位置。并且所有乱了的块都复原了。
     看一下这个动画就知道了。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move=R\'D\'RDR\'D\'RDR\'D\'RDR\'D\'RDR\'D\'RDR\'D\'RD&mirror=60
       知道了原理之后,就好办了。假定1位角块要去2位。转R'D'RD若干次,当这个角块完全还原后,转动顶面,换另一个错误的角块到2位。再转R'D'RD若干次,还原好一个角块后,再转R'D'RD若干次……直到所有角块都完成。
       举一个例子。如下图所示。前右下角是红黄绿块,它应该到前右上角位置的。转R'D'RD五次后,红黄绿块就完全还原了。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111111311222222226333333435644444442554555555661666663&move=R\'D\'RDR\'D\'RDR\'D\'RDR\'D\'RDR\'D\'RD&mirror=60
      这时,位于前右下角的是红白绿块,它不是在顶面的。先转动顶面,把正确的红黄绿块转开,再转R'D'RD一次。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111111311222222226333333435644444442554555555661666663&initmove=R\'D\'RDR\'D\'RDR\'D\'RDR\'D\'RDR\'D\'RD&move=UR\'D\'RD&mirror=60
      现在看前右下角,是红黄蓝块,它应该到左后上角(上图的5位)的。转动顶层,把这个5位转到2位。再转R'D'RD一次,红黄蓝块就还原了。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111111311222222226333333435644444442554555555661666663&initmove=R\'D\'RDR\'D\'RDR\'D\'RDR\'D\'RDR\'D\'RDUR\'D\'RD&move=UUR\'D\'RD&mirror=60
      再看前右下角(1位),这时是橙绿黄块,它应该到左后上角(5位)。转动顶层,把这个5位转到2位,再转R'D'RD五次。魔方还原了。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face=111111311222222226333333435644444442554555555661666663&initmove=R\'D\'RDR\'D\'RDR\'D\'RDR\'D\'RDR\'D\'RDUR\'D\'RDUUR\'D\'RD&move=UUR\'D\'RDR\'D\'RDR\'D\'RDR\'D\'RDR\'D\'RDU\'&mirror=60

      如果出现魔方顶面的块都还原了,但下两层还是乱的。怎么办?
      继续转R'D'RD若干次,直到只剩下两个角块(1位和2位)颜色不对而其他块都对的时候,停下。再整体转动魔方,把这两个角块都放在顶面。并且有一个在2位,转R'D'RD   两次(或者四次),2位的角块就还原了,转动顶面,把最后一个角块转到2位,转R'D'RD四次(或两次),魔方就能全部还原。
     也举一个例子。
http://mf8.com.cn/flash/cube3.swf?&initmove=B2D2F\'D\'R\'D\'U2R2LFU\'RB2RLF2DF\'RD2U\'B2L\'BLU\'R\'U\'LRDR\'L\'DDLR\'D\'RDL\'D\'LzzURU\'R\'uRUUR\'uURU\'R\'uF\'UUFU\'RUR\'F\'UFU\'RU\'R\'R\'D\'RDR\'D\'RDR\'D\'RDR\'D\'RDR\'D\'RDUR\'D\'RDR\'D\'RDUR\'D\'RDUR\'D\'RDU\'R\'D\'RD&move=R\'D\'RDR\'D\'RDXR\'D\'RDR\'D\'RDUR\'D\'RDR\'D\'RDR\'D\'RDR\'D\'RDU\'F&mirror=60

[ 本帖最后由 zoukongyijia 于 2009-2-24 14:18 编辑 ]

附件: QQ截图未命名.jpg (2009-2-24 14:14:45, 8.24 KB) / 下载次数 104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k2ODJ8MGQ3MmQ5Y2Z8MTcxNzI4NjI5N3wwfDA%3D
作者: zoukongyijia    时间: 2008-6-6 23:00:05

可以参看这个帖子:http://bbs.mf8-china.com/viewthread.php?tid=22608&page=3&extra=


[ 本帖最后由 zoukongyijia 于 2009-2-24 15:08 编辑 ]
作者: zoukongyijia    时间: 2008-6-6 23:00:26

总算完成,

[ 本帖最后由 zoukongyijia 于 2009-2-24 01:45 编辑 ]
作者: bbshanwei    时间: 2008-6-6 23:01:58

JAVA不能看好像只是图片啊。
作者: 0萧枫0    时间: 2008-6-6 23:02: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hlijiaming    时间: 2008-6-6 23:06:56

那个是java  .......  不是图片 ........
作者: 水泮居    时间: 2008-6-6 23:15:35

没听过的方法,不过要顶的。。。嘿嘿
作者: 鱼吖    时间: 2008-6-6 23:20:15

小红XX....一直是...
作者: 0萧枫0    时间: 2008-6-6 23:22: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hifujun    时间: 2008-6-6 23:27:30

好像很难熟练似的啊~
作者: 0萧枫0    时间: 2008-6-6 23:32: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oukongyijia    时间: 2008-6-7 01:12:34

<P>
原帖由 <I>0萧枫0</I> 于 2008-6-6 23:22 发表 <A href="http://bbs.mf8-chin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50352&amp;ptid=9555"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bbs.mf8-chin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详细步骤: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顶面十字。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一步不用细说了。只要不是白痴,都会转。应该提醒新手的,不仅要看顶面颜色,也要看侧面颜 ...
</P>
<P>你用层先法在第一步转十字时用过公式吗???????</P>
<P>我看过很多教程,没有一个初级教程说这步用公式的。</P>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8-6-7 12:18:17

<P>这种复原法好像在论坛中以前有过类似方法的帖子的,一时找不到(可见一个新帖有个好题目是多么重要)。</P>
<P>&nbsp;</P>
<P>确实,玩魔方有多种玩法。你的这方法好处是不多几个定式,使脑力不必花到记较多的公式上面,而花到如何灵活机动地应用这几个定式上面。这同样是一种乐趣,是另一种智力锻炼。</P>
<P>&nbsp;</P>
<P>我想,你的方法暂时就叫缺角法什么的好了,以后再说。别的好处不说,至少以后在众多的帖子中搜寻你的帖子一定方便。</P>

[ 本帖最后由 乌木 于 2008-6-7 12:19 编辑 ]
作者: Xiao_Jin    时间: 2008-6-7 12:56:47

新方法,看一下,开卷有益吗.
作者: zoukongyijia    时间: 2008-6-7 13:28:53

<P>
原帖由 <I>乌木</I> 于 2008-6-7 12:18 发表 <A href="http://bbs.mf8-chin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50710&amp;ptid=9555"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bbs.mf8-chin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这种复原法好像在论坛中以前有过类似方法的帖子的,一时找不到(可见一个新帖有个好题目是多么重要)。 &nbsp; 确实,玩魔方有多种玩法。你的这方法好处是不多几个定式,使脑力不必花到记较多的公式上面,而花到如 ...
</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 color=yellowgreen size=5>台湾<FONT color=darkorange>许技江</FONT>把这种方法叫做<FONT color=red>8355法</FONT>,就是先转底面8个块,再转中层3个棱块,然后转5个棱块(上层四个中层一个),最后转5个角块。</FONT></P>
<P><FONT color=yellowgreen size=5>&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的方法是后面调整角块位置和颜色时,为了减少步数,加上镜像公式“F&nbsp; D&nbsp; F'&nbsp;&nbsp; D'”,虽然步数减少了,但复杂了。要记住镜像公式和公式要进行同样多的次数,他把公式称为加一,镜像公式称为减一,累积到0或是6、-6时,下面两层才能复原。我觉得本来这种方法就不是追求速度的。所以我就进一步把它简化,只用一个公式,不用镜像公式。情况就简单多了,只要一直转下去,看到转好了就转动顶面,换下一个。</FONT></P>
<P><FONT color=#9acd32 size=5>&nbsp;&nbsp;&nbsp;&nbsp;&nbsp; 我能在3分钟之内(最快在2分钟内,多练还可提高)用这种方法还原一个不太好的魔方。相信对很多人来说,3分钟这个时间可以让他们小小的满足一下了。</FONT></P>
作者: 路过    时间: 2008-6-7 14:52:58

<P>我研究一种方法.先对好一层.第二层只对3棱.然后继续只用第二层的公式把第三层的角块全部归位.再用另个公式对换剩余的5个棱.平均100秒是很容易的.基本上靠判断不靠记忆.57岁的同事我也教会了.</P>
作者: dzbalc    时间: 2008-6-7 15:19:49

看不懂~~~~~~~~~~~~~~~~~~~~~~~~~~~~~~~
作者: 刘超    时间: 2008-6-7 17:25:35

还没认真看,好像不是很懂
作者: kennyleelee    时间: 2008-6-7 17:39:56

看起来更晕<IMG alt="" src="http://bbs.mf8-china.com/images/smilies/default/sad.gif" border=0 smilieid="2">
作者: kexin_xiao    时间: 2008-6-7 17:43:45     标题: 回复 7# 的帖子

可以看啊,你再看看你的电脑是不是有问题吧
作者: kexin_xiao    时间: 2008-6-7 17:45:20

不管怎样,我都支持LZ的研究精神!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8-6-7 19:34:15

<P>试试用你的方法复原一个实例:</P>
<P>&nbsp;</P>
<applet code="RubikPlayer.class" codebase=3 width="280" height="300">
<param name="colortable" value="0xf8f8f8,0x00732f,0xff4400,0xffd200,0x003373,0x8c000f,0x858585">
  <param name="scrptLanguage" value="HarrisENG">
  <param name="scrpt" value="[棱块] L' B D2 F2 R2  D'  L2  D2  B2  \n[三个角块]  (F' D' F) D y  (R' D' R ) D' y  (F D F') \n[中层三个棱块] x2 y' E' (R U'R') E2 U' ( F' U F) E (R U R' ) U' ( F' U F)\n[上层棱块] E2 U (F' U' F) U'          ">
  <param name="scriptProgress" value="0">
  <param name="beta" value="29">
  <param name="stickersFront" value="5,4,3,2,0,4,4,3,4">
  <param name="stickersRight" value="2,3,2,0,1,3,5,0,5">
  <param name="stickersDown" value="0,2,0,1,2,2,3,4,3">
  <param name="stickersBack" value="1,3,0,4,3,5,4,2,2">
  <param name="stickersLeft" value="1,5,3,1,4,1,1,0,2">
  <param name="stickersUp" value="5,1,0,0,5,5,1,5,4">
</applet>
<P>&nbsp;</P>
<P>未完,还有四个角块。  </P>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8-6-7 20:14:40

<P>继续:</P>
<P>&nbsp;</P>
<applet code="RubikPlayer.class" codebase=3 width="280" height="300">
<param name="colortable" value="0xf8f8f8,0x00732f,0xff4400,0xffd200,0x003373,0x8c000f,0x858585">
  <param name="scrptLanguage" value="HarrisENG">
  <param name="scrpt" value="[角块] (R' D' R D)(R' D' R D)(R' D' R D)\n U (R' D' R D) (R' D' R D)(R' D' R D)\n U2 F'(R' D' R D)(R' D' R D)(R' D' R D)(R' D' R D)\n U'(R' D' R D) (R' D' R D) U F U ">
  <param name="scriptProgress" value="0">
  <param name="beta" value="29">
  <param name="stickersFront" value="2,1,0,1,1,1,1,1,0">
  <param name="stickersRight" value="4,0,5,0,0,0,1,0,0">
  <param name="stickersDown" value="5,5,2,5,5,5,5,5,5">
  <param name="stickersBack" value="0,4,4,4,4,4,4,4,4">
  <param name="stickersLeft" value="3,3,1,3,3,3,3,3,3">
  <param name="stickersUp" value="2,2,1,2,2,2,3,2,2">
</applet>
<P>&nbsp;</P>
<P>&nbsp;</P>
<P>是这么个过程吧?</P>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8-6-7 20:58:26

<P>最后两个角块如果位置对,则要解决的一定只是色向,一顺一逆。如果最后有两角要互换位置,一定还有奇数个“棱块偶轮换”。</P>
<P>&nbsp;</P>
<P>对于“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顶面的四个角的位置、颜色都正确了,但是下面两层还是有点乱。没关系,继续用公式二…………”这种情况好像还不好掌握,最好楼主举些这种情况的例子,否则只好慢慢琢磨了。</P>

[ 本帖最后由 乌木 于 2008-6-7 21:14 编辑 ]
作者: 乌木    时间: 2008-6-7 22:31:58

<P>5楼中你说:“我实在是弄不明白,为什么我在这一楼的帖子中的JAVA图会出现错误。本来正确的应该像图片中显示的一样,可是在帖子中就是显示一个已经六面还原的魔方。我已经试过很多遍了。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不知道怎么解决。郁闷。我是第一次发JAVA图,前面几个都好好的。”</P>
<P>&nbsp;</P>
<P>&nbsp;估计原因是你对贴有正常java图的帖子加以“编辑”了,原来的代码中的有关部分就没有了,再发表后就只留下复原态的魔方图了。要编辑,可以,但必须重新贴java代码。较烦,不如不编辑,在楼下另行跟帖。</P>

[ 本帖最后由 乌木 于 2008-6-7 22:33 编辑 ]
作者: zoukongyijia    时间: 2008-6-7 23:40:34

<P>非常感谢和佩服乌木老师。<BR>1、非常抱歉,我看不到你的JAVA图。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本网站上有的能看到,有的只能看到灰蒙蒙的一片。即使是在同一帖中也会出现这两种情况。我自己帖的也是,我在一个跟帖中试发成功后,在自己的帖子中却看不到,只好改用另一个JAVA。<BR>2、如果出现顶面已经转好了,但下面两层是乱的。(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R'D'RD的公式使用次数不是6的倍数),继续用“R'D'RD”,转两次或四次,就一定会出现只剩两个角块位置正确颜色错误、其他块全部正确的情况,并且是一定是在前上右角和前下右角。这个时候,要整个转动魔方,把这两个错误的块都放在顶面,再用“R'D'RD”翻转这两个块。方法见下。<BR>3、正如你说的一样,最后两个块位置正确,颜色错误。一定是一个是顺时针转,一个是逆时针转。把这两个都置于顶面,一个置于前右上角,不用判断顺逆,只要运用“R'D'RD”二次或四次,它的颜色就会翻过来,这时,下面两层还是乱的。转动顶面,把最后一个角块转到前右上角,运用“R'D'RD”四次或两次,就可以全部还原了。总之,R'D'RD这个公式应该用6的倍数次,下面两层就可还原。<BR>4、举例子的问题。其实我在五楼最后一个JAVA图中就是这样的例子。这个图是调整五个角块位置和颜色一起来的,步数很多,有55步,一般人未必有这个耐心看完。可以在<FONT color=red>进度条上单击</FONT>,就可以跳到后面。我的例子中,在27步中就出现了只有两个角块位置正确颜色错误的情况,所以我在27步用了Y'来整体转动魔方。</P>
<P> 截图00.jpg </P>
<P>5、JAVA错误的原因不是您说的。因为5楼我编辑了很多次了,最后一个从来没有错过。而且代码都是重新制作、复制、粘贴了几次。</P>

附件: 截图00.jpg (2008-6-7 23:40:34, 28.24 KB) / 下载次数 55
http://bbs.mf8-chin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gwMTN8NjkwZTU3OTd8MTcxNzI4NjI5N3wwfDA%3D
作者: zoukongyijia    时间: 2008-6-7 23:45:47

<P>
原帖由 <I>kennyleelee</I> 于 2008-6-7 17:39 发表 <A href="http://bbs.mf8-chin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51165&amp;ptid=9555"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bbs.mf8-chin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看起来更晕
</P>
<P>我在一楼就说了,本教程未必适合初学者,因为本人文字组织能力的问题。但是这个方法绝对是很简单的。</P>
作者: 艾♂街球    时间: 2008-6-8 02:00:57

完全看不到图片!
有问题?
下次再来咯```谢谢楼主...
作者: 加布    时间: 2008-6-8 08:21:16

我个人认为还是以速度快为目的,
作者: kexin_xiao    时间: 2008-6-8 21:27:04

这个可以作为研究,要为了快速,还是CFOP!
作者: hzhenr    时间: 2008-6-8 21:34:01

这种像层先加上棱先..............我教了个同学棱先法,结果他就演化出类似这种解法的方法了
作者: 世纪末wizard    时间: 2008-6-9 17:34:59

恩。。。有机会研究以下
作者: kexin_xiao    时间: 2008-6-9 17:40:25

相对来说就是研究用的,没有实际的价值
作者: zoukongyijia    时间: 2008-6-11 10:10:18

<P>CFOP法&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 网站常见的层先法&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本人的缺角法。</P>
<P>&nbsp;<APPLET codeBase=http://zmb.fnfnet.com/myopus/rubik/ height=200 archive=http://zmb.fnfnet.com/myopus/rubik/AnimCube.jar width=200 code=AnimCube.class name=rubik><PARAM NAME="initrevmove" VALUE="3"><PARAM NAME="textheight" VALUE="3"><PARAM NAME="hint" VALUE="7"><PARAM NAME="speed" VALUE="9"><PARAM NAME="bgcolor" VALUE="FFFFFF"><PARAM NAME="movetext" VALUE="2"><PARAM NAME="demo" VALUE="1"><PARAM NAME="scale" VALUE="3"><PARAM NAME="facelets" VALUE="ybgoyyrbwgobrwyobwrowrbgooybwgygrggwbyybowowoygbgrwrrr"><PARAM NAME="butbgcolor" VALUE="99CCFF"><PARAM NAME="move" VALUE="x R U z' D F' R U' l' y U' F' U2 F U' F' U F z' U F' U F U' F' U' F U d R U R' U2 R U R' U' R U R' z' F' U' F U' R U R' z' R' F' U' F U R U2 R U R' U' R' F R F' z d2 F B U2 F' B' L' U R' U' U' L U' R U2 x x' z2 z2"><PARAM NAME="buttonbar" VALUE="1"></APPLET>&nbsp; <APPLET codeBase=http://zmb.fnfnet.com/myopus/rubik/ height=200 archive=http://zmb.fnfnet.com/myopus/rubik/AnimCube.jar width=200 code=AnimCube.class name=rubik><PARAM NAME="initrevmove" VALUE="3"><PARAM NAME="textheight" VALUE="3"><PARAM NAME="hint" VALUE="7"><PARAM NAME="speed" VALUE="9"><PARAM NAME="bgcolor" VALUE="FFFFFF"><PARAM NAME="movetext" VALUE="2"><PARAM NAME="demo" VALUE="3"><PARAM NAME="scale" VALUE="3"><PARAM NAME="facelets" VALUE="ybgoyyrbwgobrwyobwrowrbgooybwgygrggwbyybowowoygbgrwrrr"><PARAM NAME="butbgcolor" VALUE="99CCFF"><PARAM NAME="move" VALUE="x R U z' D F' R U' l' y' B' u R z' F D2 F' z2 F D F' z' L' u2 R z' z' L u' F' x2 d' U R U' R' U' F' U F z' U' F' U F U R U' R' d U R U' R' U' F' U F d U R U' R' U' F' U F z2 R' U' F' U F R z' U L U' R' U L' U' R z' R U R' U R U2 R' U2 z2 R U R' U R U2 R' U2 z2 R' U' R U' R' U2 R U R U R' U R U2 R' U' x x' z2 z2"><PARAM NAME="buttonbar" VALUE="1"></APPLET>&nbsp; <APPLET codeBase=http://zmb.fnfnet.com/myopus/rubik/ height=200 archive=http://zmb.fnfnet.com/myopus/rubik/AnimCube.jar width=200 code=AnimCube.class name=rubik><PARAM NAME="initrevmove" VALUE="3"><PARAM NAME="textheight" VALUE="3"><PARAM NAME="hint" VALUE="7"><PARAM NAME="speed" VALUE="9"><PARAM NAME="bgcolor" VALUE="FFFFFF"><PARAM NAME="movetext" VALUE="2"><PARAM NAME="demo" VALUE="3"><PARAM NAME="scale" VALUE="3"><PARAM NAME="facelets" VALUE="ybgoyyrbwgobrwyobwrowrbgooybwgygrggwbyybowowoygbgrwrrr"><PARAM NAME="butbgcolor" VALUE="99CCFF"><PARAM NAME="move" VALUE="x R U z' D F' R U' l' y' B' u R z' F D2 F' z2 F D F' z' L' u2Rx2F'U2Fu2F'U2FuF'U'Fu2F'UFU'RU2R'F'UFU'RU'R'R'D'RDU2R'D'RDU'R'D'RDR'D'RDR'D'RDR'D'RDR'D'RDU2R'D'RDR'D'RDR'D'RDR'D'RDR'D'RDUD'"><PARAM NAME="buttonbar" VALUE="1"></APPLET> </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以上三种方法,魔方的初始状态都是一样的,设置的速度也是一样的。大家可以同时点击播放揿钮,看效果怎样。也可以 一步一步看,方法是否正确(我不懂CFOP,不知道所用的是不是最好的,这个解法是从台湾网站抄来的)。缺角法比层先法更少的步数,更快的速度,更少的记忆量(可以说是没有)。为什么层先法可以那么普及,那么实用,我的缺角法就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呢。如果你说的实用价值是参加比赛,那么就只有CFOP有价值了,其他都是不值一哂了。如果有兴趣的再看看这个帖子,增加了角先法的演示。<A href="http://bbs.mf8-china.com/viewthread.php?tid=9824&amp;pid=156055&amp;page=1&amp;extra=page%3D1">http://bbs.mf8-china.com/viewthread.php?tid=9824&amp;pid=156055&amp;page=1&amp;extra=page%3D1</A></P>

[ 本帖最后由 zoukongyijia 于 2008-6-12 13:07 编辑 ]
作者: lslmumu    时间: 2008-6-11 10:37:21

有哪位看得懂的请做成word文档上传。我怎么看不懂呢<IMG alt="" src="http://bbs.mf8-china.com/images/smilies/default/sweat.gif" border=0 smilieid="10"> <IMG alt="" src="http://bbs.mf8-china.com/images/smilies/default/sweat.gif" border=0 smilieid="10">
作者: zoukongyijia    时间: 2008-6-11 14:49:29

<P>
原帖由 <I>lslmumu</I> 于 2008-6-11 10:37 发表 <A href="http://bbs.mf8-chin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55834&amp;ptid=9555"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bbs.mf8-chin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有哪位看得懂的请做成word文档上传。我怎么看不懂呢
</P>
<P>做成Word会更加看不懂,因为没有了动画。</P>
<P>学习魔方,关键是手头有一个魔方。看着公式,转一遍,边转边观察块的移动(只要关注JAVA图中带色的部分,灰色部分可以忽略)。理解之后就很容易了。</P>
作者: donglimail    时间: 2008-6-12 12:36:36     标题: ASDF

ADFASFGASDGFSDGHJSGRFSDGDSFHGSDF
作者: Lonely_7X    时间: 2008-6-13 15:07:11

先看看吧 內容比較多
作者: kexin_xiao    时间: 2008-6-15 21:08:49

听乌木老师说是个不错的方法,所以要再一次细致学习
作者: jerold    时间: 2008-6-15 21:57:27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前两层的角块棱块,看一下公式便能还原了,很简单,到最后五个棱块的还原看到教程就觉眼花,讲解的方法有待改进,我没心思研究,感觉上,最后五个棱块的还原应该是看到中层那一个棱块处于哪一位置及其颜色方向,第三层棱块翻了几个颜色就已经决定了最后五个棱块第一还原哪个,第二还原哪个,第三.......在第三层棱的还原的顺序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P>
<P>&nbsp;&nbsp;&nbsp;&nbsp; 最后五个角的还原也是看得眼花。</P>

[ 本帖最后由 jerold 于 2008-6-15 22:30 编辑 ]
作者: zoukongyijia    时间: 2008-6-15 23:54:37

<P>
原帖由 <I>jerold</I> 于 2008-6-15 21:57 发表 <A href="http://bbs.mf8-chin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60097&amp;ptid=9555"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bbs.mf8-chin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前两层的角块棱块,看一下公式便能还原了,很简单,到最后五个棱块的还原看到教程就觉眼花,讲解的方法有待改进,我没心思研究,感觉上,最后五个棱块的还原应该是看到中层那一 ...
</P>
<P>&nbsp;&nbsp;&nbsp; 你说的没错。</P>
<P>&nbsp;&nbsp;&nbsp; 本来这是初学者的方法,但我却讲得不够清楚。弄得是初学者看不懂,高手不屑看。以后有空再做个好一点的教程。</P>
<P>&nbsp;</P>
<P>&nbsp;&nbsp;&nbsp; 最后五个棱块还原的过程,我说得有点乱,并且我的JAVA图出错了。所以有点看不懂。本来这一步就最难。大家可以去看一下“魔方小站”的说明。这一步和他的是一样的。我在初学这种方法的时候也是不明白。</P>
<P>&nbsp;</P>
<P>&nbsp;</P>
<P>&nbsp;&nbsp;&nbsp; 最后五个角块的还原就简单了。把前上右角和前下右角看做是工作区。每转一次“R'D'RD”,会交换位置,每转两次“R'D'RD”,前上右角块会逆时针转动,每转四次,前上右角块会逆时针转动两次,相当于顺时针转动。每转六次,下面两层会还原。</P>
<P>&nbsp;&nbsp;&nbsp;&nbsp; 假定有一个顶面角块现在是在前右下角,转动顶面,把<FONT color=yellowgreen>这个角块应该到的顶面角(就是目标位置)</FONT>转到前右上角,重复“R'D'RD”,直到这个角块的位置颜色都正确了,再根据此时的前右下角块,转动顶面,把目标位置转到前右上角,重复上面的步骤。</P>
<P>&nbsp;</P>
<P>&nbsp;</P>
<P>等我有空时做个好一点的教程。</P>
作者: 开到荼蘼    时间: 2008-12-23 18:56:31

不用记公式么?好神奇
作者: 600690    时间: 2009-1-9 01:20:07

能否重新发一遍你的缺角法,除了乱码,什么java图也看不到啊
作者: 拍子    时间: 2009-2-1 18:28:28

这演示是打算让我们怎么看滴?
作者: zoukongyijia    时间: 2009-2-24 01:57:06

原帖由 600690 于 2009-1-9 01:20 发表
能否重新发一遍你的缺角法,除了乱码,什么java图也看不到啊


已经重新发过了。没用JAVA,用的是FLASH。效果一样。
作者: zoukongyijia    时间: 2009-2-24 01:59:09

个人认为这还是一种不错的还原方法。我教过几个人,都说这种方法最容易学,最不会忘记。
作者: zoukongyijia    时间: 2009-2-24 09:33:31

在这一个帖子中有完整示范。同样的打乱。层先法要120步(网友说的),用我的缺角法 是130步http://bbs.mf8-china.com/viewthread.php?tid=22608&page=3#pid435905
作者: snowchou    时间: 2009-2-24 12:33:22

以前看国外的教学视频里,提到过这个“Ri Di R D”,当时一直都没太理解,但印象很深刻。
然后在东门动漫城,见过一小兄弟也用这个方法复原魔方。
作者: snowchou    时间: 2009-2-24 12:57:08

汗一个,学楼主的缺角,楼主的没太懂呢,倒是把许技江的8355搞明白了。
作者: leisonglin    时间: 2009-2-24 12:59:51

挺复杂的,有点看不懂~~~
作者: juventus66    时间: 2009-3-6 20:15:00

很新颖,下来看看
作者: wqvb    时间: 2009-3-22 21:13:12

好象是简单,学习一下
作者: 淋漓墨香    时间: 2009-4-21 20:36:48

学习了。但俺是新手,应该学哪一种呢?希望有高人指点
作者: lucki1987    时间: 2009-4-21 20:53:29

详细的看了一下,第二层的还原与以前某帖的简易版F2L相同,第三层的还原除十字外是盲拧的思想和类似的公式。
问个小问题哦,如果在还原第二层时碰巧(不知算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发现第一层的所有角块都还原了,请问LZ最后怎么处理。
这是刚才在试验LZ方法的时候碰到的实际情况~~
作者: lucki1987    时间: 2009-4-21 20:57:12

LZ从发帖到回复至始至终在强调与层先法相比步数上没有明显劣势,个人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入门级别的层先法公式量比这个多不了几个,如果有兴趣把OLL、PLL背完,而不用F2L的层先法相信已经远远强于LZ的方法了。LZ此法胜在独创性,如果要比步数可以去和玩桥式的人比,他们是向最小步挺进的方法,而且号称入门公式也很少哦~~
作者: zoukongyijia    时间: 2009-5-9 21:54:23     标题: 回复 57# 的帖子

把正确的看成错误的。
作者: zhile0522    时间: 2009-5-9 22:11:46

先顶再看!我是新人..
作者: 溜达    时间: 2009-6-12 08:20:26

研究了一个小时,终于掌握了楼主的方法,用5分钟教会了一个已经可以对齐中下两层的小孩,感觉十分方便。
作者: Yucca    时间: 2009-8-25 13:08:26

不错,又学习了一种新的复原方法,。虽然比不上CFOP。但不用公式挺好的。
作者: a87256506    时间: 2009-8-25 13:16:44

有点复杂 有点不明白
作者: 柒夕    时间: 2009-8-26 04:18:22

顶```楼主大大辛苦咯`
作者: GYD    时间: 2009-8-28 10:45:04

很不错,我学会了,哈哈
作者: naruto羁绊    时间: 2009-8-28 12:39:44

学会了,lz的方法真的很奇妙,我有点小小的建议,楼主移角公式R'D'RD不太顺手,如果我们把他改成RUR'U'的话就会顺手很多很多,更改后的复原步骤有一点点差异,就是在,棱全部归位之后,应将最初的那个四棱三角的面至于顶层,四角待还原的至于底层,之后重复使用RUR'U'和转动底层而非顶层直至还原。
我用RUR'U'代替R'D'RD的确也可以还原。
作者: asd589610192    时间: 2009-9-1 22:01:19

非常棒。
支持
此贴
作者: lamianbu    时间: 2009-9-1 22:15:31

许老师的8355法,就是所谓的“缺角法”。
作者: xhzwd    时间: 2009-9-9 16:52:46

好方法!先收藏再研究。
作者: zoukongyijia    时间: 2009-9-10 16:11:02     标题: 回复 66# 的帖子

的确如此。你这样一改顺手了,但又不便观察了。并且在运用时,底层还是要转动好多次的。
作者: zoukongyijia    时间: 2009-9-10 16:14:56

原帖由 lamianbu 于 2009-9-1 22:15 发表
许老师的8355法,就是所谓的“缺角法”。

是的。我的方法是在8355法和魔方小站的方法改来的。简化了。8355法要记什么+1-1什么的,要使总和归零或等于6,这一点我总也搞不明白。不过楼上有位朋友却是缺角法没学会,但学会了8355法,真是各人的缘了。就像当初有个老师教我层先,我怎么也学不会,反而自学角先学会了。当我反过来教他角先时,他又学不会了。呵呵。
作者: dfst258    时间: 2009-9-10 16:17:00

看起来有点复杂,有空慢慢研读!~
作者: zoukongyijia    时间: 2009-9-10 16:19:57

原帖由 dfst258 于 2009-9-10 16:17 发表
看起来有点复杂,有空慢慢研读!~
开始自学任何一种方法都会觉得很复杂,当你学会后,你就会发现他的巧妙了。其他方法都要背公式了,但我的不用。并且理解之后,我保证你再也不会忘记了。
作者: 左手哥    时间: 2009-9-10 16:48:23

占位看看呵呵呵呵。
作者: Tiandy    时间: 2009-12-14 16:34:21

不错,已教会我的女儿。
作者: daniel0731ex    时间: 2009-12-27 08:09:16

許老師早就出簡化版的了,加一減一是為了增加速度的口訣。


真的是抄東西一點都不手軟的...

[ 本帖最后由 daniel0731ex 于 2010-1-2 06:31 编辑 ]
作者: bluesky812    时间: 2009-12-27 08:13:05

没听过的方法,不过要顶的。。。嘿嘿
作者: 163zhj    时间: 2020-1-8 11:57:39

楼主的缺角法和台湾的许技江老师(Reheart Sheu)发明的8355法大体一致。不同者就是8355最后一步使用了“加一”和“减一”两种相对的转法完成角块复原,缺角法只用“加一”这1种转法,转到最后遇到下层混乱则继续加一法转至只余2角的状态再翻转魔方,翻转后继续加一法就能返程这2个角块的翻色。从记忆量上来说,楼主的缺角法更简洁了,避免许老师加一减一越转越迷惑的局面,更便于新手理解了。这个最后1步,很赞。

从楼上回帖看,楼主是从8355和魔方小站的方法的基础上上优化修改的。魔方小站的最后一步,使用了另一种办法,要考虑角块顺逆,利用第三个角块的位置来回调换,感觉不比加一减一的方法容易。还是楼主的最后1步,最好理解。好理解,就是用的套路最少,那么步数就不得不拉长了。许老师的加减套路和魔方小站的顺逆套路,缩减了步数,使用了套路,别看这套路对于高手而言很简单,但是对于新手来说,这两种套路已经犹如天堑。新手的步数不重要,理解才是重要的。这种注重理解的方法,更容易把魔方普及,更容易让普通菜鸟感到有些乐趣,不然全是公式伺候,菜鸟们就敬而远之了。

国外似乎有个叫Mark Jeays的也发布过类似方法,魔方小站的缺角法似乎是从Jeays那里演化出来的。许老师8355法的发明具体时间则不知道了。楼主发布此贴是2008年6月6日,后来许老师也发布了他新的8355简化转法,取消了加一减一的流程,跟楼主的方法就完全一致了,不过许老师的简化新方法落款是2008年10月9日。这些方法套路,大家都可能能独立完成制定。楼主靠自己有所总结和创新,也是值得鼓励的。
作者: 15810033383    时间: 2020-2-24 13:16:15

觉得好像五魔方还原的顶面角块还原




欢迎光临 魔方吧·中文魔方俱乐部 (http://bbs.mf8-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