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4-6-6
- 在线时间
- 655 小时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9-7-6
- 积分
- 3010
- 帖子
- 1832
- 精华
- 6
- UID
- 102191
- 性别
- 保密
- 兴趣爱好
- 理论
结构
破解
- 积分
- 3010
- 帖子
- 1832
- 精华
- 6
- UID
- 102191
- 性别
- 保密
- 兴趣爱好
- 理论
结构
破解
|
逆容错无疑是魔方的最重要性能之一,在其他性能良好的情况下,影响逆容错的因素主要有:1。倒角(圆角),显然如果没有倒角,逆容错基本为零。这是最容易改进的因素,不要过分重视倒角,往往明显因素的作用不如暗藏因素。
2。棱块卡脚之间的接触,这只在某些魔方上有,比如封三。这时候在卡脚上弄个倒角就行。
3。柱面卡脚(球面卡脚没这个问题)的角块卡脚与中心块内部尖角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反向斜面,手施与的力会使角块产生往错位更大的方向转动的趋势。这和倒角的作用相反,产生两个块互相斗力的局面,即时倒角的作用占优势,转过来了,还是会产生“啪”的一下,这种跳跃感很不舒服。这个问题基本是无法根除的,我的办法是把中心块的尖角削圆,这里要十分谨慎,弄得不平滑会造成大量严重POP事件(亲身经历过),削多了会影响中心块对卡脚的控制力。
说到逆容错,就不得不说大雁,与甲二甲五之流不同,大雁的逆容错设计不仅仅在于增大倒角(甲二轨道对容错的影响也等同与倒角),更在于它的主动归位设计。如果说增大倒角的方法是被动地增加容错范围,那么大雁的设计就是主动将范围以外的错位引到范围以内,具体有二:
1。角块的凹槽可以和中心块(没有盖子的时候更明显)形成正向斜面,是错位的角块被往正确位置推,这里利用了角块距圆心比中心块远,当角块逆错位时,它们接触是中心块的最外端和角块的较里位置接触。这个正向的力要比圆角所产生的大得多(施在圆角或倒角上的力大部分变为压力,少部分变为动力,这里则相反),可以轻松胜过卡脚产生的反向力,这就基本上解决了上述第三种因素带来的问题。虽然还是无法根除,那个反向力还在,在大逆错位下转动时仍会有“啪”的一下,但那基本不影响小错位时的转动。
2。棱块卡脚两侧的两翼外侧,它们不是像其他魔方一样的直角,使两个棱块在逆错位接触时形成正向斜面,主动产生归位力。两个力一前一后推动错位层归位,才产生了史无前例的容错。从角块卡脚看,大雁还有可改进的地方,更顺的逆容错还可以产生。
最近大雁陷入了专利纠纷,衷心希望大雁能安然渡过此劫,因为大雁是我见过的最最优秀的三阶魔方,不仅手感上,概念上也是。
回四楼,容错就是一个方向转动以后位置没对上,就可以转下一步。比如转了0.1U然后转R,0.2U然后转R能转过去,这叫顺容错;0.1U然后转R',0.2U然后转R'能转过去,这叫逆容错。说的也许不清楚,来两个视频
顺容错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xMzY3OTc2.html
第一下是顺,后面几下是逆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2MzI1NDUy.html
我那个凌云容错比视频中的还好,
回12楼:那个地方我也有观察过,我的是凌云(孤鸿只看过图,好像和凌云没什么区别)棱块的凹槽并未受力,而是里面卡脚两翼外侧的地方受力,所以我没写上。在你提醒下发现正式是这个凹槽的存在才把空间让出来,所以凹槽还是有用的。之前说是两翼的作用,实因手里凌云借人了,没有边转边写,而是凭着记忆,实属不慎。特此改过,恳请海涵。
回13楼:在没有错位的情况下凹槽没有用,但在逆错位的时候呢?角块会在中心块的外面,这时候和中心块接触的是凹槽。
关于棱块,mrmnm同志说的是,我上面的内容也因此改过了,还有一点感想,两翼其实可以再做大一点,一来更不易POP,二来实现我原来说的提前接触。
[ 本帖最后由 Fenz 于 2010-12-29 13:4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