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2025-6-15在线时间1034 小时阅读权限100注册时间2006-7-18积分7131帖子3607精华4UID6158性别男WCA ID2011XIEJ01兴趣爱好收藏
 
  
 积分7131帖子3607精华4UID6158性别男居住地 广州市WCA ID2011XIEJ01兴趣爱好收藏
 
        | 
| 在中学数学书中这样提出:以e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那么e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1844年,法国数学家刘维尔最先推测e是超越数,一直到了1873年才由法国数学家埃尔米特证明e是超越数。
 
 1727年,欧拉最先用e作为数学符号使用,后来经过一个时期人们又确定用e作为自然对数的底来纪念他。有趣的是,e正好是欧拉名字第一个小写字母,是有意的还是偶然巧合?现已无法考证!
 
 e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并不亚于π值。像原子物理和地质学中考察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规律或考察地球年龄时便要用到e。   在用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计算火箭速度时也会用到e,在计算储蓄最优利息及生物繁殖问题时,也要用到e。
 
 同π一样,e也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例如:“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要使各等份乘积最大,怎么分?”要解决这个问题便要同e打交道。答案是:使等分的各份尽可能接近e值。如,把10分成10÷e≈3.7份,但3.7份不好分,所以分成4份,每份为10÷4=2.5,这时2.5=39.0625乘积最大,如分成3或5份,乘积都小于39。e就是这样神奇的出现了。
 
 1792年,15岁的高斯发现了素数定理:“从1到任何自然数N之间所含素数的百分比,近似等于N的自然对数的倒数;N越大,这个规律越准确。”这个定理到1896年才由法国数学家阿达玛和几乎是同一时期的比利时数学家布散所证明。以e为底还有很多优越性。如以e为底编制对数表最好;微积分公式也具有最简的形式。
 
 π和e的无穷级数形式
 
 有趣的是,π和e可以用无穷级数表示:   π=4×(1/1-1/3+1/5-1/7+1/9-1/11+…)=4×∑[(-1)^n/(1+2n)],n∈N    π/2=2/1×2/3×4/3×4/5×6/5×6/7×8/7×8/9×…   π/4=1-1/3+1/5-1/7+1/9… (-1)/2n-1+…, n∈N   e=1/ (0!)+1/ (1!)+1/ (2!)+1/ (3!)+1/ (4!)+1/ (5!)+…=∑1/ (n!), n∈N
 
 
 π的反正切函数形式
 除了无穷级数形式,π还可以用反正切函数表示:   π=16arctan1/5-4arctan1/239   π=24arctan1/8+8arctan1/57+4arctan1/2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