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7-3-31
- 在线时间
- 103 小时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积分
- 656
- 帖子
- 652
- 精华
- 0
- UID
- 71460
- 性别
- 男
 
- 积分
- 656
- 帖子
- 652
- 精华
- 0
- UID
- 71460
- 性别
- 男
|
本人用的彳亍法是roundy 的改进版,棱块缓冲块是UF,setup move大多只需一步,但有较多的整体转动。
占星提出把棱块缓冲块定在DF上,实行DF--UL--UR组合换棱,理由是解放了U层,setup move动作更加自由,而且公式较短!(只需8个公式我把两种方法作了一下比较:
在setup move步数上,旗鼓相当。
整个还原过程下来,后者公式步数比前者少5步左右。(差距还是蛮小的)
在操作过程中,后者比较直观,存在较大的提速空间。
占星同时提出把角块缓冲块定在DBL上,同样是为了解放U层,使setup move动作更加自由!
以上内容摘自此贴:
http://bbs.mf8-china.com/viewthread.php?tid=6486&extra=page%3D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