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10-6
- 在线时间
- 20 小时
- 阅读权限
- 10
- 注册时间
- 2010-6-14
- 积分
- 28
- 帖子
- 21
- 精华
- 0
- UID
- 1263765
- 性别
- 男
![Rank: 1](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 积分
- 28
- 帖子
- 21
- 精华
- 0
- UID
- 1263765
- 性别
- 男
|
最近几天搜集了下关于盲拧的资料,通过几天的学习我发现。。。二步法学起来很令人蛋痛,彳亍法基本上没看懂,最后决定尝试下棱块M2R2法与角块四步法结合的三步法。M2R2部分还好,虽然步数多了些,但有望假期结束前学会。
个人强烈表示角块的翻色部分也很EX,需要一边闭着眼睛一边做公式一边考虑7个编码位上012221神马的顺逆变化。
年前的某一天想出了一套角块翻色新方法,基本思路是将8个角块两两作为一组,对其色向进行编码,共有四组(编码为4位或3位),即UFL与UBL、UFL与UBR、DFR与DBR、DFL与DBL。
定义上下面为高级面,上下色为高级色。本方法中的四位编码没有顺逆的变换,每个码对应一套公式,公式执行结束则色向调整完毕。
在编码UFL和UBL块色向过程中,可无视UFL块的色向,因为在对其余三组角块色向调整的同时UFL块也会翻色,而当其余各组角块色向调整完毕后,UFL块的色向一定是正确的。
笔者建议最后对UFL和UBL这一组角块进行编码(应该说不用编码),而最先翻正这一组角块。因为无视UFL块的色向,且UBL角块的色向只有3种情况,无须编码就可以记住,若想使记忆不容易出错,就需要先调整这一组的色向。
UBL块色向只有3种情况,基本无需编码记忆。UFR和UBR块各有3种色向,共有9种CASE,分别编码为0~8,对应不同的公式。位于底面的两组角块可以利用R2或D2R2(即SetupMove)移至UFR和UBR块的位置,调整色向后再执行R2或R2D2使其归位。
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对底面的两组角块色向编码时,要想象出SetupMove后角块组在UFR和UBR块位置上的色向,再对想象出的角块组色向编码,这一点不难做到。
翻色部分示例:
打乱:(上黄下白前蓝后绿)U2 F L D' U' F' L F D' B D2 U' F' D2 B L
编码:335 (UFL与UBL未编码)
UFL与UBL:
(L' U2 L U L' U L)(R U2 R' U' R U' R')
UFL与UBR(3):Z' (U R U' R')×2 L2(R U R' U')×2 L2 Z
DFR与DBR(3): R2 Z' (U R U' R')2 L2(R U R' U')2 L2 Z R2
DFL与DBL(5): D2R2 (L' U' L U' L' U2 L) (R U R' U R U2 R') R2D2
至此角块翻色部分结束。
目前只是完成了初稿,最近心情不大好所以也就没心思再进一步改进了。命名也没神马特殊含义,山寨了下StefanPochmann的M2R2法。部分公式来源于老一辈盲拧玩家的四步法翻角公式,初稿中CASE7、8是借助于CubeExplorer5.00完成的,灰常不顺手。。介个示例也很敷衍。。。总之是还有很多不足,不吝各路大神赐教,
并加以改进。
最后感谢下CubeExplorer系列的开发者及汉化者。
详情见附件: |
-
总评分: 经验 + 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