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铜丝绕出25个运动造型老艺人玩起奥运九连环
(2008-7-10 09:07)
蒋元栋正在修饰铜丝编织的奥运图标作品。口记者杭兴微 摄
本报讯(记者 尤薇)充满动感的造型,流畅简练的线条,让人很难相信,眼前的这组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居然是用紫铜丝制作的;更绝的是,这组现代造型图标居然和传统的九连环融为一体。它出自残疾民间艺人蒋元栋的手中。
日前,蒋元栋用不太灵巧的右手,拿出刚刚完工的25个奥运会运动造型图标,一个篮球运动造型的紫铜丝作品,他如变魔术般几解几拆,“九连环篮球”便拆了下来;再装上去,又和运动图标浑然一体,在精巧的造型中妙趣横生。
今年59岁的蒋元栋,和发明于宋朝的九连环结缘,纯属歪打正着。据他介绍,九连环是中国古代四大智力玩具之一,《红楼梦》第七回中就记载了这一当时的“大众游戏”。上小学时,校门口小贩卖的九连环,便让蒋元栋入了迷,在收集、破解各种九连环“奥秘”的同时,也培养出了他对数学的兴趣。
初中时,一场大病让蒋元栋右手落下了残疾,进量具厂后,他把对九连环的爱好延伸到机械上,不仅车刨钳样样拿手,还刻苦钻研机械设计。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手有残疾的初中生,居然从小工人一路做到技术科科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工厂倒闭后,年过不感的蒋元栋将对九连环的业余爱好“上升”为专业,先是在学校门口“打游击”卖自己制作的九连环,3年前,他在山塘街摆了一个固定摊位,从此稳定下来。
据介绍,九连环一般是用铅丝、黄铜丝、紫铜丝制作的,这样一个小小的玩艺,要将它解开需要经过341个步骤,就是熟手也需要6分钟时间。九连环的设计、制作就更难,涵盖数学中的数列、二进制数、格雷编码、拓扑知识等。蒋元栋除了自学高等数学外,还对传统九连环进行外观、设计上的改进,先后设计制作出了十二生肖、十二星座、文字、手机伴侣等别具一格的九连环。其中的“群英会”等九连环,达到18个环,解开这样一个九连环,要经过500多个步骤,最快速度也要半个小时。
两年前,北京奥运会推出的体育图标,让他产生了将奥运会和传统九连环融合在一起的创作激情。
由于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是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了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设计的,蒋元栋用一根紫铜丝就要“做”出游泳、击剑、举重等各种运动造型,难度较大,更难的是还要将传统九连环元素艺术化,并和这些运动造型组合起来。为此,他将所有图标全部存在电脑中,一幅一幅仔细研究,先设计成草稿,再用紫铜丝做出“样板”后反复修改。
现在,蒋元栋已经完工的25个作品中,运动员的手臂、腿等被巧妙设计成打开九连环的“钥匙”,要解开这样一个九连环,需用3至5个步骤。“我还准备继续做全35个奥运会体育图标九连环,作为收藏”,蒋元栋说。
ps:蒋元栋即本版的“蓦然回首”
[ 本帖最后由 忧天杞人 于 2011-9-19 11:4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