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邊這顆是坊間五金百貨可買到的7cm大陸製方塊(以下簡稱大方塊),它的材質滿粗糙的,很容易轉裂掉,這顆其實已經轉裂了,我是把它排起來拍照的。大方塊的缺點很多,但有個優點,就是它的軸承結構與官方類似,為「螺絲-彈簧」結構,我們就是要利用大方塊的結構,移植到台製方塊裡。(感謝學弟Licas捐贈大方塊的遺體。) 右邊是台製方塊,已經過上潤滑劑、換貼紙手續(方法請看這裡)。
 大方塊不難拆,先用美工刀將中心面的色磚剝下來(它是用類似熱熔膠來黏的),接著用起子將螺絲卸下即可。
 大方塊只要留照片中的這幾個零件即可,有六個中心面、軸承、六支螺絲、六個彈簧。
 將台製方塊也拆了,除了軸承外,其他都要留著用。方塊的拆法請看這裡。
 因為直接用中心面,高度會太高,方塊會卡不緊,所以要先將台製方塊的中心面柱狀部份削掉約2mm,這裡用美工刀削即可。要削的厚度其實要依你手頭的零件為準,你的零件和這裡也許不大一樣。 (圖左是原始狀態,圖右是削掉後的狀態。)
 因為台製方塊的中心面柱狀部份的洞很大,擋不住彈簧,所以要借用大方塊的一部份來擋彈簧。 將大方塊的柱狀部份鋸下3~4mm,以下我將這個甜甜圈稱為「彈簧墊圈」。
 將彈簧墊圈削薄至約2mm,並且將外徑切至可以塞進台製方塊中心面柱狀部份的洞為止,塞進時最好不要太鬆,能卡住比較好。
 將彈簧墊圈塞進台製方塊中心面柱狀部份的洞,不能只到洞口,要再深入約1mm。 接著是禁斷必殺技:先用賴打烤一烤洞口,再用東西(我是用手邊拿到的尖嘴鉗)把熔化的部份往內壓,目的是要擋住彈簧墊圈不讓它掉出來。這裡要作好幾次「烤→壓」的動作,不用一次作完。
 將洞口多出的熔化部份削掉,如照片中的線段方向所示。
 為了降低摩擦力,將彈簧末端用砂紙磨平,二端都要磨,如圖右所示。
 把彈簧套進螺絲,並在螺絲末端塗上強力膠,不用很多。大約要等個十分鐘讓膠先乾掉,再進行下一步。
 膠乾了後,將台製方塊中心面鎖到大方塊的軸承,先大概鎖一下即可。
 將所有小方塊零件全組裝回去,然後以最短的時間作螺絲的最後調整。切記現階段不要試轉方塊,膠會黏不緊!這階段作好後最好靜置12小時,所以,先去睡個覺吧,明天再回來收尾。 睡醒後,就要所最後的測試了:把每面都作順時、逆時的旋轉十數次,看看在轉的時候螺絲會不會跟著轉動,不會轉動就代表成功了。
 新的中心面蓋子會像圖左一樣,中間會有一根小柱子,現在我們要把中間那根小柱子拔掉。
 把蓋子都裝回去,貼紙也貼回去,就大功告成了!最後再和官方方塊合照一下,便功德圓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