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吧·中文魔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魔方
查看: 204|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53位鲁班锁匠人传人奇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76
帖子
4639
精华
3
UID
6886
性别

智力游戏设计大师 八年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3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53位鲁班锁匠人传人奇人

编集整理者  龚永明

01秦老.jpg

智玩专家秦筱春致力于鲁班锁的创新,他将传统的六柱式鲁班锁改进为7柱、8柱、9柱、10柱、11柱、12柱,乃至15柱,并由此获国家专利。鲁班锁锁锁相连,就成了新的组合。秦筱春创作的“井字连方”、“连方塔”就是用多个鲁班锁连接而成。

02李铁墩img719044_2.jpg

万啃塔再现“难人木”绝技
一座再现古代建筑绝技“难人木”的万啃塔不久前由河北省安平县史官屯村农民李铁墩制作完成。这座用2000多根水曲柳木条、共凿啃1万多个制作的万啃塔高1.08米,重8.5公斤,塔身分为5层,每层都有八仙、花鸟等彩绘图案。“难人木”是不用铁钉、粘胶等任何辅助材料,在木料上凿出一定尺寸的“啃”,然后将这些木料相互咬合在一起组成的建筑技艺,它坚固而又美观,因为这种建筑工艺难度很大,所以被称为“难人木”。“难人木”建筑工艺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后来的建筑中,因使用了锯、斧、钉、胶等便捷的工具,“难人木”制作工艺便逐渐失传。虽然后人几经研究,也没能破解出其神秘的结构。
    今年60岁的李铁墩自从迷上“难人木”之后,前后花费了20年的时间进行研究和实验,终于制作成了“难人木”结构的万啃塔。现在李铁墩已经把他精心制作的万啃塔搬上互联网,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中国古代建筑技艺的魅力。
已有 2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otischeng + 20 赞一个!
cube_master + 20 很给力!

总评分: 经验 + 4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76
帖子
4639
精华
3
UID
6886
性别

智力游戏设计大师 八年元老

2#
发表于 3 天前 |只看该作者
03周安蜀7a9ff203918fa0ecaf233d4b269759ee3c6ddb5b.jpg

“拼成一个足球是希望在2008年奥运会上,中国足球能够取得突破。”昨日下午,记者在本溪老人周安蜀家中看到了一架精巧的“智力玩具”:1000多个“孔明锁”巧妙地连成“2008”。周安蜀这件作品使用了5669根小木条、由1000多个“孔明锁”组成。

04沙英奎6bbf87025aafa40f2230979bab64034f79f01954.jpg

沙英奎制作的木榫鼠。(曹铭 摄) 今年59岁的沙英奎,是天津市棉纺一厂的内退工人。
老沙出身木匠世家,他对木头的喜爱已渗透进了血液。从10岁起,老沙就开始跟父亲学徒,后来心灵手巧又极具创新精神的他开始研究改进榫槽工艺。1998年他发明了特种榫槽工艺,并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76
帖子
4639
精华
3
UID
6886
性别

智力游戏设计大师 八年元老

3#
发表于 3 天前 |只看该作者
龚永明魔方 发表于 2025-9-13 10:07
“拼成一个足球是希望在2008年奥运会上,中国足球能够取得突破。”昨日下午,记者在本溪老人周安蜀家中 ...

05黄淑莲bfc9cc177f3e6709fd2f1db93bc79f3df8dc5513.jpg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这位老人家在看过我们节目萌生了一个独特的想法。
今年70岁的黄淑莲家住河北省丰宁县。周围邻居都知道,黄老太太有个奇怪的爱好,就是专爱捡些碎木板、小木条,谁家装修剩下的下脚料,她都能捡回家去,在做鲁班锁。黄淑莲:“这叫鲁班锁,这叫鲁班球。”

06霍仲田aeb25766d0160924fe9afa5dd40735fae7cd3483.jpg

燕赵都市报2009年12月曾经报道过的,用一个月时间复原了诸葛连弩的邢台74岁的霍仲田老人,今年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又将鲁班锁进行了发挥,制作出了锁中锁、连环密码锁等六种样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76
帖子
4639
精华
3
UID
6886
性别

智力游戏设计大师 八年元老

4#
发表于 3 天前 |只看该作者
龚永明魔方 发表于 2025-9-13 10:09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这位老人家在看过我们节目萌生了一个独特的想法。
今年70岁 ...

07张恒泉QQ截图20210401083215.png

07张恒泉QQ截图20210401083613.png

80岁张恒泉老人经常在家做鲁班锁,鲁班锁是一种益智玩具,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相传鲁班锁就是鲁班为教徒弟学会榫卯而创作的。(百科探秘2010年第43期)

08陈国龙d522368ca9773912ab93cdaaf4198618377ae262.jpg

近40年资历的木工师傅陈国龙,长期研究“鲁班锁”,凭着经验将一根根长度、大小相同的小木条接合起来,最高纪录动用36根木条,任何人不经过指点,想拆开可是难上加难。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76
帖子
4639
精华
3
UID
6886
性别

智力游戏设计大师 八年元老

5#
发表于 3 天前 |只看该作者
龚永明魔方 发表于 2025-9-13 10:12
80岁张恒泉老人经常在家做鲁班锁,鲁班锁是一种益智玩具,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相传鲁班锁就是鲁 ...

09王存槐u=2992894623,2011132352&fm=26&gp=0.jpg

王存槐年龄:65岁,居住地:建国里小区社区,评价:天才“木匠”。
本报讯(实习记者李川)抛石机、攻城车、云梯车……在王存槐家的客厅,随处可见各式木制微缩的古战车。这些都是王存槐退休后,按照古战车的原型比例进行微缩做成的,除去大小,都和古战车一模一样。
工艺复杂难住木匠,王存槐退休前在工会工作,并没有干过木工活,制作古战车的想法缘于朝阳文化馆的一次展览。“我看见一些古式战车,当时觉得非常亲切,因为小时候经常用木头做手枪之类的玩具,所以觉得亲手做一些没什么难的”。退休后的王存槐决定自己动手制作,因条件所限,他只能做微缩车。  
不过王存槐很快发现,古战车的工艺很复杂。他向邻居老木匠讨教,结果难住了老木匠,“涉及的工序太多,一般的木匠也不能全部掌握,何况你一个门外汉”。王存槐不信邪,买来木料和工具自己研究,一个多月过去了,他竟然做出了一辆。“几乎和展览上的一样,只是做工还比较粗糙”。老木匠称王存槐是天才“木匠”,“整个车都是传统的榫卯结构,不用一个钉子、一点胶水”。

10朱龙江u=700405612,182941870&fm=26&gp=0.jpg

本报记者杨红文/摄  
玩健身球在中老年人群里很常见,但你见过可以拆卸组装的健身球吗?昨日,记者在朱龙江家看到了这样的孔明健身球。  
从构思到动手做模型,再到投资制作成品,70岁的朱龙江发明孔明健身球花了10年时间。  
利用我国传统的木工套扣技术,朱龙江把一个健身球分解为12个零件。组合时不需要附加任何固定件,就可以将12个零件完整而紧密地组成一个球体。为了增加趣味性,朱龙江还采用孔明锁技术,设计了健身球锁紧部分。  
朱龙江退休前是高级工程师,曾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奖。虽然很多人认为退休后事业就画上了句号,但朱龙江总想发挥余热,干点实事。  
我市举办第一届诸葛亮文化节时,朱龙江发现参加展会的襄樊土特产数量不多,且大部分是“浙江造”,他决定设计反映襄樊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  
一次,朱龙江在报纸上看到很多中老人开始玩玩具,他想如果把健身球设计成由多个零件组装、可以随意拆装的器具,不是既可以健身又可以健脑吗?

11池新年QQ截图20210401085033.png

老人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为了贴补家用,从十几岁起,他就开始跟随师傅学习木工活儿,经过几年历练,逐渐成了一名木匠。其后将近40年,他就靠这门手艺维持一家生活。后来自己岁数大了,家里的经济状况也逐渐好转,他再也不需要出去打拼。
9月4日中午,记者来到池新年大爷家,制作模型的“车间”就设在大门门洞里,刨花机、电锯、凿子等器具一应俱全,机器旁放着几块枣木,这些枣木就是制作模型用的主要材料。已经加工好的小木棍、薄木片之类的材料被包裹上层层塑料布,然后保存在一个纸箱子里,可见老人对这些材料的珍爱程度。  
走进屋子,记者一眼就看到了桌子上的织布机模型,这架用上等枣木制作的织布机严格按照与实物1:6的比例制成,不仅形象逼真,而且还可以操作。老人说,如果不是太小,完全可以织布。为了制作这架模型,他几经周折找到一架织布机,将其借到家中,仔细研究,然后他一边揣摩一边开始制作,整个制作过程耗费了他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76
帖子
4639
精华
3
UID
6886
性别

智力游戏设计大师 八年元老

6#
发表于 3 天前 |只看该作者
龚永明魔方 发表于 2025-9-13 10:15
王存槐年龄:65岁,居住地:建国里小区社区,评价:天才“木匠”。
本报讯(实习记者李川)抛石机、 ...

12史久堂QQ截图20210401085921.png

用执着诠释木艺人生——木匠民间艺人史久堂 他从小就是个“死心眼”的人,有时候想不通一件事,就会整夜不睡,一定要到想清楚弄明白为止。第一次接庙宇活儿,史久堂几天几夜没合眼,每一件物品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脑中反复想了好几十遍,甚至好几百遍。制作时,只要物件有一点瑕疵他就会重做。“其实我觉得做木匠‘死心眼’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只有要求严格,才能做出让大家满意的作品,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口碑。”
作者: 记者 王瑜瑜 实习生 陈露露   2010-03-22 18:54 
在沈家门墩头接待寺的后山,一位微微伛偻着背,右肩背着角尺,埋头工作于木灰飞尘间的老人特别引人注意,他就是我区木匠民间艺人——年近70岁的史久堂。  
工作现场,记者看到了很多传统的木匠工具,锯齿、墨斗、斧子……只见史久堂一手拿着角尺,一手拿着墨斗在一根杉木上边量边画,很快,线线边边就勾勒出了一个模型。随后,他左手持凿,右手拿锤,大处大凿,小处轻敲,没多久,寺院房梁的一角就初具雏形。  
“我从19岁开始做木匠,算算也过了大半辈子。”史久堂趁着空闲和记者聊起了他的木艺人生,他的双手满是老茧和新旧伤口。史久堂说史家基本上以做木匠为生,19岁的时候他向年长自己近30岁的堂兄拜师学艺,谁知这一学用尽了他大半生的精力。  
“一般一个工程要花大半年时间,从最先的估算到最后的竣工都要一个人完成。”史久堂说,每个工程开工前,他都要先绘图纸,估算需要的木材量,等一切材料都到位后,就开始马不停蹄地赶工。像庵堂、庙宇的活儿,大到房梁房檐,小到桌椅板凳都要会做,工程量也很大。史久堂说,以前和他一起学木匠的人,现在基本上都已改行,有些人觉得做木匠太苦,有些人觉得木匠手艺赚钱不够多不够快,只有他还守着木艺干下去,并决心干一辈子。  
2008年,在我区举办的全市首届渔农村实用人才(五匠)技能大比武中,史久堂从近百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五脚圆凳制作一等奖。“我有今天的成绩,可能是因为我的‘死心眼’吧。”史久堂说,    
螺门净安庵、大展长寿寺、芦花秀竹庵等地都有他精湛的木艺作品,杭州、临安、诸暨的庵堂、庙宇也有他心血和汗水的结晶。靠着一颗“死心眼”的心,本着一份对木匠艺术的喜爱和执着,史久堂不仅赢得了口碑,拥有了大批回头客,还获得了我区第二批民间艺人的称号。现在,史久堂身边带着40多个徒弟,他希望年轻人不管是做木工还是从事其他工作,都能一心一意,一门心思,不要半途而废。来源: 普陀新闻网 编辑: 陈发强

13冯乐耘55243461964248fb902dbd011e1cdbe7.jpeg

13冯乐耘QQ截图20210401092936.png

八旬老人榫卯工艺申请市级非遗
这些动物造型玩具,都是用榫卯工艺做成的。马玲摄   
本报讯(通讯员 马玲)木狮、木牛、木兔……眼前的动物造型玩具,用传统的榫卯工艺拼装而成,精致娇小,惟妙惟肖。这些精巧的小玩意,是一位八旬老人的杰作。  
这位老人叫冯乐耘,家住昌平区回龙观龙腾苑社区,今年已84岁高龄。老人退休前是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教授。  
迷上榫卯工艺,还要从老人72岁那年的一次心血来潮说起。  “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喜欢制作手工,对榫卯一点儿也不陌生,那时候我做的明榫竹狮子还在扬州市展出过呢。”老人颇有几分骄傲。72岁那年,他凭着记忆中的样子,还原出了少年时期制作的竹狮子,也就是现在老人桌上摆放的“雄狮1号”。  
美中不足的是,“雄狮1号”所用的是榫卯结构中的明榫,一眼就可以看出榫头的位置,不够精巧。  
“鲁班锁也好,古典家具也好,外表浑然一体,看不出破绽,那都是因为巧妙运用了暗榫结构。”冯乐耘琢磨,自己的小狮子,能不能从明榫变成暗榫,拼接得更加天衣无缝?
说干就干。制作“雄狮2号”时,冯乐耘开始改用暗榫,但暗榫的制作难度远远大于明榫,虽然下了不少功夫琢磨,“雄狮2号”仍在头部留下了一个明榫。不服输的冯乐耘紧跟着又开始制作“雄狮3号”,最终攻克技术难点,把榫卯结构全部藏在狮子内部,从外面看不出一点痕迹。  在掌握了这种被称为“鲁班暗榫动物造型”的传统技艺后,冯乐耘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  
在冯乐耘家里,笔者看到,5平方米左右的阳台被他改成了工作室。小到铅笔刀,大到钻铣床、曲线锯、圆盘锯等工具,全部在这个小房间里有序地摆放着。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件件已完工的精巧作品,不仅有狮子,还有牛、羊、兔等动物造型。  去年,冯乐耘作为鲁班暗榫动物造型的代表性传承人,将该技艺成功申报为昌平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今,冯老正在申请市级非遗。  
“在工业化的冲击下,这种传统榫卯手工艺已经离人们生活越来越遥远了。”老人希望有一天能走进校园,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榫卯结构的动物造型玩具。

14张兴久QQ截图20210401093444.png

河北省秦皇岛市76岁的退休老人张兴久,2002年出于好奇偶然买下两个鲁班锁,并从那时开始搜集资料研究和动手制作鲁班锁。目前他已设计出86种鲁班锁,其中制作完成50种。   
2005年,他设计的由九根木条组成的鲁班锁获得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外观设计专利。   
鲁班锁,又名八卦锁、孔明锁,由数根木条制成,相传是木匠祖师鲁班为测试儿子是否聪明而造。鲁班锁完全靠自身结构互相支撑,从外观来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易拆难装。(新华社)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76
帖子
4639
精华
3
UID
6886
性别

智力游戏设计大师 八年元老

7#
发表于 3 天前 |只看该作者
龚永明魔方 发表于 2025-9-13 10:19
用执着诠释木艺人生——木匠民间艺人史久堂 他从小就是个“死心眼”的人,有时候想不通一件事, ...

15李遵酉6411.jpg

15李遵酉6412.jpg

15李遵酉6413.jpg

小小鲁班锁 展现非遗美。
没有钉子,古人是如何把木头固定住的?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你一定要了解中国古代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鲁班锁。
“鲁班锁起源于古代建筑中的榫卯结构,通体不用钉子、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就像一张纸对折一下就能够立得起来。”武汉市非遗项目鲁班锁制作技艺传承人李遵酉介绍,鲁班锁的榫卯结构原理已经大量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同时,鲁班锁也是中国古老的益智玩具。
“鲁班锁作为益智玩具,对开发大脑,灵活手指好处多多。鲁班锁能让孩子们对立体几何空间有初步的了解,对判断事物的方法有一个认识的次序。”李遵酉说。
李遵酉介绍,疫情期间,当听说武汉市武昌区晒湖小学希望为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送去一批非遗特色的物资,帮助方舱医院患者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丰富生活,李遵酉立即捐出400套鲁班锁。
“晒湖小学五年级1班的李宸籽听说这件事,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连夜录制鲁班锁微课程,并捐赠了70套鲁班锁给方舱医院的患者。”李遵酉说,小朋友的善良让他感动,能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他也很欣慰。
2015年鲁班锁入选第五批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李遵酉期盼鲁班锁能走进千家万户、走出国门。

16王松浦5bafa40f4bfbfbed749ef3ac8967c433adc31fbf.jpeg

16王松浦10dfa9ec8a13632735c547cd601893e909fac745.jpeg

16王松浦314e251f95cad1c809d52ede8ea9540cc83d517e.jpeg

16王松浦b58f8c5494eef01fe182bb1f1169aa20be317df7.jpeg

16王松浦dc54564e9258d10936f4602620cfffba6d814da8.jpeg

16王松浦e850352ac65c1038b0bda1564386a016b27e8984.jpeg

16王松浦QQ截图20210401094925.png

哈尔滨有位“鲁班锁”传人,啥都鼓捣,就是不用钉子……建筑系大学生都向他求教

有人说他不误正业,整天扎在自己的木工作坊里鼓捣,甚至连养家都难;也有人说他是大师,掌握130多种鲁班锁木工手艺,连建筑系的大学生都得向他求教。
家住通河县长兴村,48岁的王松浦面容质朴、木讷寡言。面对镜头,他紧张得连说话都结结巴巴,一双布满老茧的大手却没停,上下翻飞如同变戏法,一堆榫卯木块瞬间变成各种器具。
通河县喜鹤阁,一百多扇仿古格子门,都出自王松浦之手。福州农林大学土木建筑系学生写论文遇难题,找上门来请教。2016年王松浦被授予“通河工匠民间鲁班锁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乡间小院如同木工博物馆
王松浦家在通河县长兴村铧子山脚下,东屋住人,西屋做工。西屋窗下木工台上、地上,堆了很多“零件”。一面墙的木架上摆着上百个不同的鲁班锁,如同博物馆。
王松浦拿起一只“啄木鸟”,往衣架杆上一挂,啄木鸟就开始“啄虫”。他又随手从木架上拿下一个机关盒,在底部拍两下,就轻松打开了。王松浦说,如果不懂方法,任你多大力气也掰不开,因为机关槽里有个小铁珠,正卡在榫卯间,震动才能让它落入凹槽,顺利开启。
“榫卯木件和鲁班锁,讲究‘严丝合缝’,差一点都不行。”王松浦说,除了靠精细的手艺,还得有好木料。他的工作间和院里堆了不少硬木料,都是买来的“外国料”。有朋友送给王松浦两箱废旧红木地板,他用这些木料造了一驾微型战国弩车,能将弩箭射出几十米远。
一拿起斧凿就来精神头
王松浦原本是通河县一家百货商店的美工,企业改制后他就“闲”在家里,整天研究鲁班锁,其他啥事也不愿意干,一拿起斧凿就来精神头。
经人介绍,他曾给一家梳子厂代工,收入其实并不少。可没多久,他就厌烦了,一上机床就头疼,推掉了不少订单。“要说木工加工是主业,他还往外推订单;要说鲁班锁是主业吧,这玩意还不挣钱。”每当说起这件事,妻子林月美总要唠叨两句。
一个复杂的鲁班锁,制作完成需要一周时间,相当于打造一件榫卯结构的家具。王松浦不但自己钻研,还经常拉着儿子和妻子给自己打下手,儿子跟着他学了不到半年,已经会做“四脚八叉”小板凳,就算入门了。
看着一家老小都高兴,林月美也转变了态度,她把丈夫做的东西拿到网上卖,要货的居然还不少。鲁班锁易拆难装,王松浦自己做的东西,放时间长了都拼不回去,需要琢磨一阵。14岁的女儿耳濡目染,已能熟练拆拼父亲的百余种鲁班锁。
拿起一个枕形鲁班锁,手一掰就变成了小凳子。“这叫鲁班枕,也叫鲁班凳,是用一整块木头镂空锯成的”王松浦说,鲁班锁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古建筑斗拱结构,千变万化出许多形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最简单的三柱锁可以拓展到无穷大。
手艺来自于鲁班的故乡
木匠行里自古就有大木工和细木工之分,鲁班锁制作和榫卯的制作都属于细木工范畴、门窗设计及传统建筑结构属于大木工。王松浦手艺两派皆有涉及。

王松浦祖籍山东滕州——鲁班的故乡,他外公是正宗的滕州木匠,复员后被安排到了哈尔滨,一大家子人住在江北松浦,王松浦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舅舅们参军走了,老手艺没人学,王松浦还小时,老人就把制作鲁班锁的手艺都传授给了他。
王松浦成家后搬到了通河县,住在通河木器厂家属区,这里有许多退休老木匠,见小伙子虚心好学,也都对他进行过指点。后来,王松浦经常有出差的机会,他亲眼见识过好多古建筑,专门研究榫卯结构,这对他后来帮助很大。
要将老手艺申遗发扬光大
“鲁班锁在现代仍很有价值,它本身是木质,无毒无害,作为玩具适合给孩子玩。论益智,比积木复杂,安全性又超越塑料玩具,只不过会做的人少,手工艺比较复杂。”王松浦说。
如今全国能熟练掌握鲁班锁制作技术的传统工匠凤毛麟角,主要集中在山东等地。王松浦是目前已知的黑龙江省内唯一掌握鲁班锁和榫卯技术的工匠。
为了不让老手艺失传,王松浦除了培养儿子,还收了很多徒弟,有的是到家里来学,有的是在网上传授。为收徒他建了一个QQ群、一个微信群。现在网上销售鲁班锁的店铺,十有七八都是王松浦的徒弟。“徒弟都靠老手艺发了财,师傅还在搞研究。”林月美常拿这话揶揄丈夫,不过王松浦并不在意,他说:“我现在要做的是件大事,为老手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它,爱上它。”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罗彦坤
编辑:曹宇恒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76
帖子
4639
精华
3
UID
6886
性别

智力游戏设计大师 八年元老

8#
发表于 3 天前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龚永明魔方 于 2025-9-13 11:02 编辑
龚永明魔方 发表于 2025-9-13 10:26
小小鲁班锁 展现非遗美。
没有钉子,古人是如何把木头固定住的?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你一 ...


17侯全辰26d5000cefdc5fd9b3a6.jpg

17侯全辰b21bb051f819861871190a223df050778ad4e6d8.jpeg

17侯全辰55e736d12f2eb9383d64a741a27ffb31e5dd6f1e.jpeg

17侯全辰e824b899a9014c08ef21b5557d667c0c7af4f4ce.jpeg

17侯全辰faedab64034f78f02a7a8bdd0e2c7451b3191c48.jpeg

镜像|鲁班锁“守艺人”

燕赵都市报
发布时间: 19-03-1007:41《燕赵都市报》官方帐号
年少接触皮毛,而后渐入佳境,始得要领,待退休后,方心无旁骛,坚守一隅。沙河市七旬老人侯全辰,沉迷孔明锁六十余年,倾尽身心传承着这份传统手艺。
令人佩服的是,鲁班锁的内部结构繁琐精妙,侯全辰手中竟没有一张图纸。“所有的图形都记在自己脑子里了。”侯全辰指着头说。据他介绍,自己对于鲁班锁的启蒙始于小学,有位祖籍永年白塔的周姓师傅,后来过继到侯全辰的老家沙河褡裢村,他的手上经常有一式常见的鲁班锁。“他会给我讲解一下里面的乐趣和奥妙,我逐渐对此产生迷恋。”待到成年后,他又从沙河市西崔村李姓村民借得一式鲁班锁,开始研究里面的结构,而后亲自动手制作。
侯全辰老人在现场制作孔明锁,他痴迷孔明锁60年,自创115种孔明锁。
1965年考上大学的侯全辰,对于数字和结构有着近乎天生的敏感。他凭借单纯的痴迷,后来自创出百余种鲁班锁。如今,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也有了自己的陈列室,他希望借助这样一些有仪式感的载体,来让更多人了解鲁班锁,喜欢上鲁班锁,从而让这份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技艺,瓜瓞延绵。
侯全辰在自己的小区门口附近,时常摆放着自己做的一个百宝箱。可以拉动,也可以就地当工作台使用,“主要是方便”。他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徒弟,“首先是真心喜欢,还要具有独特的创造性。”目前来看,徒弟的表现还算满意。2017年,侯全辰也开始走进学校,给那些喜欢手工的孩子们讲解一些鲁班锁、九连环等传统益智玩具的妙处。“现在的孩子们都知道西方的魔方,我是让孩子们知道咱们中国也有自己的‘魔方’,那就是鲁班锁。

17李浩7dd98d1001e9390153e40d39295757e037d19611.jpeg

17李浩1b4c510fd9f9d72a3678872c80912b33349bbb21.jpeg

17李浩14ce36d3d539b60008eaf5c6beeb362dc75cb7d9.png

17李浩314e251f95cad1c8ed09d8622485640ec83d5102.jpeg

17李浩730e0cf3d7ca7bcb16683504e2b26864f724a8c8.png

17李浩15758625877672377.jpg

李浩:非遗鲁班锁代表性传承人
滕州新闻

在滕州,
有这样一位年轻人,
他痴心不改,
以当好鲁班传人为己任,
带领村民自主创业,
叫响了鲁班锁品牌,
让这件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再放异彩。
他,就是李浩。
天梁、地横,前檐、后挡,左擎、右柱,六木扣合、榫卯相嵌、自成乾坤,非钉非胶也,牢而不破也。
一把小小的鲁班锁,
集合了中国匠人的大智慧。
这种大智慧,
体现在制作工艺上,
则是矩矱飞扬间的毫秒精准,
体现在营销策略上,
便是在传承与发扬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现如今
由李浩创立的蕴含着中国智慧的“圣匠鲁班”,
作为本地文创品牌,
已立足滕州、飞出国门
……
然而
对李浩而言
鲁班锁的“崛起之路”
绝非一帆风顺
“圣匠鲁班”这一品牌能有今天的成就
着实不易

2010年,最初“瞄”上了做鲁班锁这个项目,也是出于他对鲁班传统技艺的喜爱。“那时,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适逢国家鼓励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就产生了开发鲁班锁工艺制品的念头。”这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造出难”。
李浩曾“三顾茅庐”请民间的木匠师傅,一起研究实验,经历过数不清的通宵达旦,方才做出了第一个鲁班锁工艺制品,令普通的玩具成为了高端的礼品。
然而,紧接着遇到的就是第二个难题“卖出难”。这个问题的解决,多亏了省市各级领导,代言带货、大力宣传推广,方才扶持着李浩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精雕细琢彰显工匠精神
立足本地发展文创品牌
滕州是鲁班故里,相传,鲁班锁是鲁班为考教幼子而发明的一个榫卯式益智玩具,李浩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的鲁班锁系列文化产品,结构精巧,寓意美好,独具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不但有很高的观赏性、更是具有收藏价值的馈赠佳品,现已成为鲁班故里的文化名片。
现在来滕州游玩的外地人、来山东游玩的外省人、来中国游玩的外国人,都会想要购买一把鲁班锁,作为纪念,鲁班锁,俨然已经成为了我们本地的“代表性特产”。就连我们的李克强总理在访问德国期间,也曾向德国总理默克尔赠送了一把精致的鲁班锁作为国礼呢。鲁班锁系列文化产品已被山东省外事办推选为了传统文化特色外交礼物。
走出了第一步,想要继续走得稳走得远,就需要紧跟时代的变化,不断地转型、创新、拓展。李浩并没有止步于单纯的鲁班锁的工艺制作,而是一步步开创了“圣匠鲁班”这个品牌。该品牌旗下包括鲁班锁系列、文房办公系列、梳镜文玩系列、香道禅艺系列、工艺摆件系列、红木家具系列等六大类别产品。
李浩创立的滕州鲁班天工木艺有限公司,立足本地,铺展迅速,已经是一家比较成熟的企业了,他的眼睛便又开始往纵深方向“瞄”去……
这一次,他们不仅在文化产品研发制造上精益求精,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地开展鲁班文化推广工作,不仅参加了《星光大道》、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深圳文博会、山东省文博会等各类展会活动,成功举办了三届鲁班锁拆装大赛,在多家学校建设了鲁班工坊,开展鲁班文化进校园活动,同时走出国门参加各种文化宣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从传统工艺到智能制造
鲁班文化传承的新模式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文化产业领域,智能制造是必然趋势。李浩自然也看到了这一点,现在,公司现已入驻滕州市墨子科创园,正在建设墨子鲁班文创产品及木制品智能制造基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墨子鲁班文创产品建立数据库,实现墨子鲁班文化数字化,让墨子鲁班文化以数据的形式记录下来,打造墨子鲁班文化传承的新模式。
文化消费不同于一般消费,传统工艺转向智能制造也需要一个过程,李浩这次“瞄”准的,无疑是一条“漫漫其修远”之路。
从最初的几个人蹲在破旧的临时厂房里用树枝在地上画草图,发展到现在的数控化、机械化、智能制造,连锁化经营模式、线上线下多条销售渠道,其间有太多的艰辛一言难尽,诚如千年之前,工匠鼻祖鲁班在木工制造方面所倾注的热情与心血一般。

便是我们所要传承的
鲁班文化、工匠精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76
帖子
4639
精华
3
UID
6886
性别

智力游戏设计大师 八年元老

9#
发表于 3 天前 |只看该作者
龚永明魔方 发表于 2025-9-13 10:57
镜像|鲁班锁“守艺人”

燕赵都市报

18徐颜1000.png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位95后工匠——徐颜
徐颜:民间工匠“小鲁班”传承传统技艺

19甘肃师生61773010.jpg

甘肃师生打造“地球仪”式鲁班锁 弘扬工匠精神

20曹彦生QQ截图20210327185708.png

20曹彦生QQ截图20210327190002.png

20曹彦生QQ截图20210327190031.png

“鲁班锁”加工到看不到一丝缝隙,致敬大国工匠:曹彦生

21顾德先20201103095118742819351.jpg

    老木匠顾德先讲述传统木作中的工匠智慧,顾德先的工作室位于奉贤南桥的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内。这座身处水泥色墙面厂房中的博物馆有几分“大隐隐于市”的沉静味道。2016年,顾德先被评为首届“上海工匠”,靠的是他熟练的传统木工技艺。而在传统木作中,最精妙的绝活便是榫卯。

22王震华641.png

22王震华622762d0f703918fdc1246c29c1eb19158eec4a5.jpeg

22王震华u=3391169741,4254728899&fm=173&app=25&f=JPEG.jpg

    了不起的匠人!上海老伯5年10万多工序造全榫卯天坛
文艺术传媒
2019年01月29日
十万多道工序
两万多个小时的孤独死磕
六万多公里披星戴月的往返
退休工人—王震华亲手造出了一座天坛祈年殿!

23宫本福e7bd5e31bae14835b0a75a50d3a30f52.jpeg

23宫本福2fceebcecaad4d5bae6ba2240f75ddf4.jpeg

丹东有一巧手人宫本福,制作的鲁班锁让人叹为观止!

24倪刚3021641494.jpg

24倪刚30215112985.jpg

24倪刚QQ截图20210401104226.png

24倪刚QQ截图20210401104320.png

长春鲁班锁匠人倪刚,最极致的表达,为爱的人造一生童话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76
帖子
4639
精华
3
UID
6886
性别

智力游戏设计大师 八年元老

10#
发表于 3 天前 |只看该作者
龚永明魔方 发表于 2025-9-13 11:20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位95后工匠——徐颜
徐颜:民间工匠“小鲁班”传承传统技艺

25王德文86d6277f9e2f07087bd9d5558a94209fa801f23a.jpeg

25王德文QQ截图20210401112919.png

   阿木爷爷原名叫王德文,祖籍山东

26陶帮斌QQ截图20210401113409.png

26陶帮斌QQ截图20210401113503.png

【木匠爷爷和他的“鲁班锁”】在马鞍山市博望区新市镇梅山村有一位75岁的木匠爷爷,他叫陶帮斌。

27卢贵星O_9j-fyqincu4379277.jpg

当代鲁班:87款“榫卯结构”讲述20多载追寻传统工艺
贵阳孔学堂
2018年01月05日 ·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官方账号
卢贵星20多年来一直钻研“榫卯结构”,可以制作出几十款不同类型的“榫卯结构”样板。
日前,以倡导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新会“鲁班馆”对外迎客!这间共600多平方米的“鲁班馆”,坐落在新会“中国古典家具之都”5楼,首期陈列着87款不同形式的红木艺术家具的“榫卯结构” ,这些“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技术的结晶。新会“鲁班馆”通过实物、图纸等形式,再现了20多年来一名名新会手工艺人追寻中国传统精湛工艺的故事

28子鹿2ee70004b3b4a8d63705.jpg

28子鹿31c40003fd1d796ecb5a.jpg

28子鹿31c40003fd1e85b2a794.jpg

子鹿的故事,阿里巴巴女设计师痴迷手工木匠活儿 看上去没用却有很多意外收获。

29钱琪林17f20005c7e411f0c54e.jpg

29钱琪林17f20005c93ec8f1d8d6.jpg

29钱琪林17f500048251f66be5a3.jpg

《木匠》的采访团队探访了苏州地区最有名的两位传统木工艺传承人——木工师傅钱琪林和漆工师傅周志明。钱师傅和周师傅是老乡,同为吴县香山人,这是一个出工匠的地方,也是明代著名的建筑家蒯祥(北京故宫总设计师)的故乡。以上这些花絮在钱师傅自己家的小作坊里记录完成。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魔方吧·中文魔方俱乐部

GMT+8, 2025-9-16 21:11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