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木的理解是正确的,扰动对簇不对块,即"扰动簇"要从一个簇能否被簇内变换消解为基态簇来确定,能被消解的簇是基态簇,否则是扰动簇.
举例:
中心块簇状态1:90,90,90,180,180,0;被扰动
中心块簇状态2:0,0,90,180,0,0;被扰动
中心块簇状态3:180,180,90,90,0,180;未扰动
扰动簇一般不能独立存在,有唯一的例外是,二阶的边角块簇及四阶的边棱块簇,这些都在扰动方程的预言之中
扰动的本质体现了簇与簇之间的的相互作用(切记,这是本质),从表观上看,魔方表现为扰动簇与基态簇存在一定的组合关系,例如:
三阶有三个簇,如果你发现任何一个簇是扰动状态,其它二个簇一定被扰动,反之,任何一个簇是非扰动状态,其它二个簇一定是非扰动状态
极端情况:
所有簇是扰动簇,如三阶扰动;
所有簇是基态簇,即所有阶的起始状态
注意:
不是所有阶都存在所有簇是扰动簇的情况,奇阶到三阶为止,但所有偶阶都存在.详情请看扰动方程
扰动是魔方的固有属性,"扰动"取义为簇与簇之间相互影响状态,这只是PENGW的命名方式,别人也可以照自已的理解命名.
搞清楚了扰动,即可将魔方变换分为簇内/簇间二个层次,由此所有相关的计算(状态数,公式循环周期,最大公式循环周期)将变得容易理解与处理,各阶通用的魔方复原方法更将是以清淅的脉络呈现予各位
千万不要认为扰动关系是PENGW标新立异发明的属性,扰动是魔方固有的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只有遵从不可忽视,PENGW仅仅也仅仅只是扰动的发现与归纳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8 8:41:2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