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7-9-13
- 在线时间
- 273 小时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9-6-12
- 积分
- 757
- 帖子
- 531
- 精华
- 2
- UID
- 98339
- 性别
- 男
 
- 积分
- 757
- 帖子
- 531
- 精华
- 2
- UID
- 98339
- 性别
- 男
|
谢谢米高和乌木关注这道题。
我认为专家们考的是:从偶然中确定必然结果。而不是“组合”数学。
我清楚的记得在1983年秋末冬初,在北京的王府井新华书店门前,每天都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在那里相互对答案。针对这道题,起初我们都是按照“组合”的思路求解这道题。一个多月过去了,快到截止日期时,后来来了一个搞数学的“高人”,解释说答案是:称两次,而且很肯定。并给出了简单解释。于是,我们大家又开始讨论。这就是我写给微凉站内信的表述的内容。其实,如果使用百度搜索,都可以看到这道题。但是,谁也没说对,或者说时代太年久,谁也不知道1983年曾经因为这道题引出过正确答案的故事。因为解答者谁也没给出问题来自何处!!!根据魔友的提示,我在百度找到了这道题的提问和解答。由于解答不正确,我就把这道题的出处和我的答案写在上面。
我已经把我自己的答案通过站内信发给了微凉同学。既然两位高人出面,我也只好把写给微凉同学信公开。
事先声明两点:
第一点,1983年全国“五四”青年智力竞赛委员会给出的标准答案是2。所以不管是谁,最好围绕如何解释这个答案,要么必须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批驳答案是错误的(因为这不是一般的题目),要么找出人家给出的答案为什么是称两次合理的解释。
第二点,我把我的答案拿出来,不管对错,任何人可以评价,但不要取笑。(因为我不知道竞赛委员会的解答是什么)
下面是我给微凉的站内信(原本我想先看看大家如何对标准答案是“称两次”的解释)
这道题出自于1883年《中国青年》杂志。全国“五四青年智力竞赛”中的一道题。标准答案是:称二次。
我认为考的是N次实验的假设实验的概念。对于标准答案有两种称法。1,各“四十”只置于天平两侧。对于N次中选运气最好的一次,即:天平是平的。然后,再把单一的一个换上,天平倾斜。即可确定。 2,挑选两个球置于天平两侧,对于N次中选运气最好的一次,即,天平倾斜。此时再将另一球换上。比较后,即可确定次品。
下面是我的困惑:
对于上面1称法的解释,我认为各四十,既然天平已经是“平”的,那么,剩下的一个肯定是坏球。答案应当是一次。如果对这种“分法”而答案又必须是称两次,如果非得要解释这个牵强的次数,就是再把“单个的”球和天平上任意一个置换,然后再看看天平的情况,此时,天平如果倾斜,则肯定无疑。所以必须是两次才能准确确定。
或者这种称法不成立。
对于1的称法的解释。难道称一次就不合理???既然是做假设实验,为什么称一次不合理???或者为什么这种称法不合理???
然而,事实是:竞赛委员会给出的标准答案就是称两次!!!!把称一次给否定了。
竞赛委员会没有对标准答案作出任何解释。
第2种称法肯定的解释是合理的。而魔方吧里面和百度搜索给的答案都没有按照这个思路解题。
无需争论,我认为答案仅仅在“称一次”或者“称两次”之间选择。而不是其他的答案。即:这道题不是考“组合数学”的问题。因为谁也不敢否认,如果对如果做若干次试验,肯定存在最“运气”的一次的这个事实。这也就是答案和解决答案的思路
[ 本帖最后由 limite034 于 2010-5-4 23:0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