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吧·中文魔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魔方
查看: 27797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学探奇]《用箭头来旋转》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积分
18020
帖子
16459
精华
9
UID
449
性别

魔方理论探索者 论坛建设奖 爱心大使 十年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13 20:08:12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偶又翻翻多年前买的一本《数学探奇》,其中一题蛮有趣,其论证我也不太懂。先把题目贴上来,供各位玩玩。
-----------------------------------
把两张一样大小的纸放在桌子上,一张放在另一张上面。对于下面那张纸上的每一点P,上面那张纸上总有一点P*跟它对应,那就是恰好在P点上方的那个点。现在,让下面那张纸留着不动,把上面那张纸拿起来随意地折它,弄皱它,把它揉成一团,但别把它撕裂了。然后,就把这个纸团放在桌子上的那张纸上,比如说用一本大书把它压平,但别让它伸到下面那张纸的外面去。
我们可以断言,上面那张纸上存在一个点P*,恰好跟这张纸弄皱以前处于同一个位置上,也就是说,它现在就位于P点本身的上方。
这例子说明的是“不动点定理”或“布劳韦尔定理”(Brouwer,上世纪著名荷兰数学家)。
另一个例子是,有一杯咖啡,用小匙搅拌,没让咖啡溅出来。这样随便地搅了半分钟后,让咖啡慢慢停下来。这时这杯咖啡里至少有一个咖啡分子,恰好就处在搅拌以前所在的位置。

[ 本帖最后由 乌木 于 2009-5-25 19:18 编辑 ]

Rank: 8Rank: 8

积分
18020
帖子
16459
精华
9
UID
449
性别

魔方理论探索者 论坛建设奖 爱心大使 十年元老

2#
发表于 2007-12-13 22:53:07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一章的题目《用箭头来旋转》表明了书中接下去的论证方法。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积分
18020
帖子
16459
精华
9
UID
449
性别

魔方理论探索者 论坛建设奖 爱心大使 十年元老

3#
发表于 2007-12-13 23:20:4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的帖子

最好让大家试试论证论证再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积分
18020
帖子
16459
精华
9
UID
449
性别

魔方理论探索者 论坛建设奖 爱心大使 十年元老

4#
发表于 2007-12-14 10:49:10 |显示全部楼层
且慢贴出那书的论证,我想补充一个例子,各位帮忙看看符合不符合上面他的两个例子。魔方吧,魔方吧,得拿魔方说事。

比中国面积还要大的 1千万平方公里等于1×10^19平方毫米(没算错吧?);三阶纯色魔方的状态数约为 4.3×10^19;假想一个魔方缩小到1立方毫米,有如一粒沙子般,把多于4千亿亿个各态魔方紧挨着平铺一层,其面积比4个中国面积还要大。

假想把这些“魔方沙”随意混乱,重新平铺于原处,不超出原处,也不丢失一粒魔方,那么,至少有一个状态的魔方落在它原先所处的位置。

此例妥否?如果说,10^19数不够大,那么要多大的数?他的论证中好像不涉及粒子数的大小(也许隐含着要粒子数极大极大?我看不大懂),也不说纸张大小,咖啡杯大小等。

此外,他也不对咖啡分子作标记(也许隐含地作了标记?),不管怎样,我仿造的例子中,那么多的魔方态,货真价实地没有两个是完全一样的!比如今的、实际真有过因故重复的身份证号码还要棒(怎么不用魔方态代替身份证 ?真是的!

[ 本帖最后由 乌木 于 2009-5-25 19:29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积分
18020
帖子
16459
精华
9
UID
449
性别

魔方理论探索者 论坛建设奖 爱心大使 十年元老

5#
发表于 2007-12-15 18:48:01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书是翻译的,其中此题的论证之叙述似乎不怎么样。过一阵我会摘贴上来。初步想想,“那纸片不撕破”这个条件非常重要,他的论证中也强调了这点,而在咖啡例子中,难道搅拌一杯液体也算“不撕破”?我得多读几遍再说。等我贴出后大家不妨各抒己见。

[ 本帖最后由 乌木 于 2007-12-15 18:50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积分
18020
帖子
16459
精华
9
UID
449
性别

魔方理论探索者 论坛建设奖 爱心大使 十年元老

6#
发表于 2007-12-15 22:15:38 |显示全部楼层
《用箭头来旋转》一题的论证

(该翻译过来的书中此题的叙述似乎不怎么样,比如,读者得分清他叙述中的“公转”和“自转”,等等。启发总还有的,摘来供各位参考。)

用两个半径为R的相等的圆纸片来代替那两张纸,两种情况可互换,只是用圆片更便于解释。

一开始,把两圆纸片叠放在一起。对于下面圆片上的每一点P,上面圆片上总有一个点,就是恰好在P点上方的那个点P* 跟它对应。把上面圆片弄皱揉成团,再放到下面圆片上压平,且别让它伸到外面去。这时,P* 就到了另一位置P'。也就是说,原来在P位置的点P* 现在处在了P' 位置。
我们的目标是证明必定存在一点P,它的对应点P' 是跟它重合的。这跟箭头有何关系?下面会看到。
假设情况并不像我们所要证明的那样,即,假设对每个点P,点P'总是跟它不一样。既然不一样,就可以在圆片上的每一点引一个箭头出来,它的起点是P,终点是P'。所有的终点P'并不一定布满整个圆片,因为上面那个圆片揉皱压扁后,可能比原来的小些。现在,我们要证明这种假设情况是不成立的,是会引出矛盾的。这样,一定存在一点P使得对应点P'与之重合。

有一种巧妙方法来推出矛盾,做法是考察箭头的性态,即在改变它的起点的过程中,考察它的转动情况。
在上述半径为R的圆(圆心为O)内作个同心圆c r,半径为r。考察所有起点处于圆cr上的箭头,比如从Hr点出发,沿圆周c r考察一周,这些箭头指东指西,没什么规律,但综合起来它们旋转的圈数还是有一定规律的。

为便于研究这些箭头的旋转,把它们作个平移,并把各个起点也移到同一点上。
因为圆片虽团皱但没有撕破,所以上述两个箭头如果起点靠得很近,那么终点一定也靠得很近。于是上述考查将近走完一周,起点的位置靠近初始点Hr时,相应的终点也会靠近初始箭头的终点。因此,无论r多大,箭头的这种“自转”的圈数总是一个整数,不会是转了3/4或1/2等等的非整数圈。(图1)
《用箭头来旋转》图1.GIF
此外,如圆cr那样再作个圆cs,半径s很接近于r,那么,同理可知,起点位于相重的半径上的箭头,由于起点靠得很近,所以终点也靠得很近,所以相应的箭头方向变化不大。于是,当r和s很接近时,起点分别在cr和cs上的箭头必定转过相同的圈数。(图2)
《用箭头来旋转》图2.GIF
通过一点一点累加的办法,从很小的r值一直到圆片直径R。对于0与R之间的任一r,箭头起点沿cr移动时,箭头应该转过同样的圈数。

由此,据开始的假设推论时,可以问:当r很小时,箭头转过几圈?当r就是R时,又转过几圈?
r很小时,cr上的点都很靠近圆心0,相应的箭头的终点几乎没有移动,于是,转动的圈数应为0;箭头没有转圈,至多只是在一个方向附近稍有扰动而已。(图3)
《用箭头来旋转》图3.GIF

r 等于R时,每个箭头的起点都位于圆片的边缘。由于终点总是位于圆片内部,所以如果过每个起点作边圆的切线,则所有的箭头都位于切线的一侧。(图4)
《用箭头来旋转》图4.GIF

箭头往前转动,就好像是切线在推着它走。由于切线只转动了一圈,所以箭头不多不少也转过一圈。
这样,就出现了矛盾!如果最初的假设是对的,那么0就等于1。

因而最初的假设不对,故应该存在这样的一点P,使得P'是和P重合的。

(未完)

[ 本帖最后由 乌木 于 2009-5-25 19:52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积分
18020
帖子
16459
精华
9
UID
449
性别

魔方理论探索者 论坛建设奖 爱心大使 十年元老

7#
发表于 2007-12-16 11:31:20 |显示全部楼层

续8楼

接下去,论证推广到一个球面上“贴”箭头,它们的起点都在球面上,箭头都跟球面相切,这些箭头覆盖整个球面,还要求这些箭头以连续的方式变动。经同样的论证方法,结论是不可能做到。(具体论证此处从略。)

再下去,文章借助箭头来证明“代数基本定理”:对于任一具有实数或复数系数a1,a2,a3,………,an的多项式
    《用箭头来旋转》图5.GIF
至少存在一个数s(实数或复数)使得P(s)=0 。(具体论证此处从略。)

最后,文章说,不动点定理是近代分析学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还可以有一些更抽象的讲法。文章还举例说明可以用不动点定理探讨一个方程组是否有解。例如,把下面的方程组作一番变换(此处从略),据布劳韦尔定理,可以断言一定存在一个不动点,因此方程组

    《用箭头来旋转》图6.GIF
至少有一个解。

[ 本帖最后由 乌木 于 2009-5-25 19:57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积分
18020
帖子
16459
精华
9
UID
449
性别

魔方理论探索者 论坛建设奖 爱心大使 十年元老

8#
发表于 2007-12-16 15:31:26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的“魔方沙”例子只是仿造咖啡例子,也不知仿得对不对,而且我自己还未认可。因为,那纸张不撕破,其质点和质点之间的联结有如一张鱼网,其四面八方格子状的联系没破坏,只不过那鱼网揉成一团,并假想地压平而已,因此原来靠近的两个质点后来当然依旧靠近,从而推出不动点定理。而那咖啡或魔方沙例子就不同了,那液体分子与液体分子之间无固定联系,或沙粒与沙粒之间乃一盘散沙,原来靠近者后来怎么会仍然靠近呢?
总之,那搅拌咖啡的例子还未想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积分
18020
帖子
16459
精华
9
UID
449
性别

魔方理论探索者 论坛建设奖 爱心大使 十年元老

9#
发表于 2007-12-18 11:51:3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的帖子

就是。所以,我想,那咖啡例子会不会是小册子作者(数学家米盖尔·古斯曼)的偶尔失误?否则如何想像相邻的液体分子之间的联系不受搅拌破坏呢?我想,即使不搅拌时,某一液体分子的相邻分子也保不住不更换的,这种微观运动与温度有关。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积分
18020
帖子
16459
精华
9
UID
449
性别

魔方理论探索者 论坛建设奖 爱心大使 十年元老

10#
发表于 2007-12-19 15:58:4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的帖子

也许。
他的咖啡例子说是咖啡分子,可能是不太恰当的用语吧。不管如何,数学点也好,固体质点也罢,条件是要连续,不能有断裂,对吗?液体中的“数学点”或咖啡分子,恐怕也要满足这条件。液体中的咖啡分子不管它们是溶解态还是悬浮态,分子之间的束缚力决没有大到不受搅拌力破坏的程度。即不能满足连续的条件。否则岂不是半杯咖啡兑上半杯清水,再搅拌也还是半杯咖啡半杯清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魔方吧·中文魔方俱乐部

GMT+8, 2024-5-9 18:55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