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w 发表于 2006-7-3 15:30:56

<p>乌兄,正如我以前强调过的一个观点,公式角度看魔方状态是极其靠不住的,如果不嫌弃,请将我的“组合数计算”中与同态相关的定义细看一下,这里面代表我的观点。</p>

乌木 发表于 2006-7-3 15:43:24

<p>噢,再读那第10、11条,我20楼的理解有误。</p><p>冬兄是说,一个态--12n个态--“如此这般”计算一番,取一个“这般如此”的状态作为当前状态,再回到第一步,得到新的12n个态,……</p><p>所以,这里并没有我原来以为的几何级数般的增长,各位不要被我扰动了。</p><p>我的新问题是,为何“如此这般”的状态只有一个?或者,应该会有多个,可任选一个,捣鼓捣鼓得到答案之一;选另一个后,捣鼓得到另一也符合要求的答案。您的方案是“见好就收”,得到个把答案后就不管别的成千上万个最远态了,还是一个不漏地通通抓住?</p><p><hr/></p><p></p><p>&nbsp;贴出后才看到21楼。好的,我去看。</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 15:46:33编辑过]

pengw 发表于 2006-7-3 16:11:58

<p>乌兄的理解正是我的意思,12N个状态中,可能不止一个最短步数状态或最远状态,选一个就行了,就像正方形二个对角沿边走的路径有二条,并且等长,从路径的角度,任意其一即可。</p>

乌木 发表于 2006-7-3 21:49:54

<p>刚才又看了一下《魔方状态组合数计算》,仍是似懂非懂状态。<br/>“中心块簇状态数:H=4×4×4×4×4×2”--似乎懂了,据《N阶定律》,最后一个中心块可能有:1、若前面已有偶数个90°,则只能有0°或180°两个方式之一;2、若前面已有奇数个90°,则只能有+90°或-90°两个方式之一。故H值如此。<br/>“中棱块簇状态数:M=24×22×20×18×16×14×12×10×8×6×2”--最后两个棱块填入时,要看前面所填棱块的情况而定。若已有偶数对两交换,则最后两个不能再交换;若已有奇数对两交换,则最后两个必须交换,这是从位置来说。从色向来说,前面已有偶数个棱要求翻色的话,最后两个只能是0或2个要翻色;前面有奇数个棱要翻色,则最后两个只能一正一反或一反一正。综合说来,最后两个棱的状态数是式中所说的“2”吗?我还得想想。<br/>“边角块簇状态数:A=24×21×18×15×12×9×3”--最后两个角块安装时,若前面已有偶数对两交换,则最后俩不能交换;前面有奇数对两交换,则最后俩必须交换,这是从位置说。从“色向和”来说,前6个角的色向和为0的话,最后俩色向和也得为0(这该有一正一反和一反一正两种状态吧?);前6个角的色向和不为0时(这本身又有不止一种非0方式),最后两个角的色向要补足到8个角的色向和为0,这有多少种状态呢?综合来说,最后两个角块的状态数是式中的“3”吗?我还没弄清。<br/>冬兄这样的一块一块“堆砌法”确实不必如我那样在一代一代“繁殖法”中要时时处处小心翼翼地探测“同态地雷”,只要对偶阶用“除以24”来消那种同态即可。<br/>《组合数计算》中的8.85801×10^22=2HMA(均指3阶全色,H、M、A即上面所引的数据,2即扰动关系数)</p><p></p><p></p><p><br/></p>

pengw 发表于 2006-7-3 23:47:32

<p>乌兄,你的理解还是不对,你忽视了一点,N阶定律是与公式没有关系,而用转动去繁殖去探索同态问题是一个极其不确定的问题,还没有一个高人能够建立转动与状态之间的数学关系,至少这里没有,况且状态分析与计算根本不需要公式插手。至于你提到的H、A、M状态计算,是指簇内变换充可的前提下的全排列计算,稍加分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别急,慢慢来。</p><p>魔方本来就够晕人了,而指导人去理解魔方变换的魔方理论的总结与归纳本就更不容易,让人一下就理解与明白魔方理论也许不很现实,有机会,真希望跟大家面对面地交流,发现很多基本概念被混淆了,具有晋遍现象。</p><p>说一句大家不要介意的话,“F2L”之类的语言表达如同车辆装配的技工手册,照着做没问题,熟练了可以装得很快,但不可能让人明白车的设计/运行原理。将“F2L”之类的语言奉为圣诣并以此理解魔方的人,充其量是一个优秀的“装配工”,仅此而已。此言不针对任何人,只是希望大家重视,偏面的公式角度对魔方的理解是极其有问题的,本人也是“技工”出生,完全懂得“技工”的视角与立场。</p><p>希望有志于魔方事业的玩家,在读懂魔方变换规则方面浪费的时间不要跟我一样多(20年)!否则,只能很遗憾地看人落井,无法救助。</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4 0:17:03编辑过]

乌木 发表于 2006-7-4 10:03:00

<p>是的,那H、M、A的式子,我大部分理解了,目前仅剩后两式的最后一个因子,分别为“2”和“3”,我说了还得继续理解的。</p><p>24楼我是抛开公式、转动来解读《魔方状态组合数计算》的,至于24楼后面提到“一代代繁殖-消同态”法,意思是说我原来设想用此方法来求状态总数是极繁琐的,还是用排列算好。</p><p>问一下:2阶魔方,A=24×21×18×15×12×9×3=44089920 ,扰动关系数R=2(2阶也有扰动态?),则RA=2×44089920=88179840,RA/24=3674160--2阶的状态总数。</p><p>而本帖2楼的表格说,2阶A簇状态数为8!×3^7=88179840,后来你说还要消同态,则88179840/24=3674160,这就是2阶的状态总数。<br/><br/>我的问题是,1、此处计算中扰动关系数R在哪里?2、前面24×21×……是排列法的一种思路,是否这里的 8!×3^7 是排列法的另一种思路(即位置与色向分开考虑,然后再相乘)?为何两种算法差一倍?是否后一算法包含了扰动态,故不能再乘R=2 了?若是的,为何前一排列法无扰动态而后一排列法含扰动态?</p><p></p>

pengw 发表于 2006-7-4 12:09:5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乌木</i>在2006-7-4 10:03:00的发言:</b><br/><p>......我的问题是,1、此处计算中扰动关系数R在哪里?2、前面24×21×……是排列法的一种思路,是否这里的 8!×3^7 是排列法的另一种思路(即位置与色向分开考虑,然后再相乘)?为何两种算法差一倍?是否后一算法包含了扰动态,故不能再乘R=2 了?若是的,为何前一排列法无扰动态而后一排列法含扰动态?</p><p></p></div><p>乌兄:</p><p>--------------------</p><p>二阶基态簇的簇内变换状态数:(8*7*6*5*4*3)*3^7,其中:8*7*6*5*4*3代表块占位的全排列数,3^7代表块任一占位排列对应的色向变换数,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则与三交换原则及色向成对变换原则相关。</p><p>二阶扰动簇的簇内变换状态数:(8*7*6*5*4*3)*3^7</p><p>二阶所有状态=基态簇状态数+扰动簇状态数,这就是X2的原因</p><p>为什么二阶有扰动?你将复原的二阶任意一层转90度,看能不能仅用三交换及色向变换将二阶复原</p><p>-------------------</p><p>你在读我的“组合数计算”一文中,漏看了“簇内变换状态数计算”这一重要前提,“簇内变换状态数计算”是无须乖上扰动关系数,而且基态簇与扰动簇的簇内变换状态数相等而状态互不相同。请仔细阅读一些算式的前提条件描述,还有N阶定律的相关定义。</p><p></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4 12:14:34编辑过]

乌木 发表于 2006-7-4 14:32:34

原来如此。“8!”原来不是块占位的全排列数,“8×7×6×5×4×3”才是。最后两个角只有一种排法--若前面有两对角块两交换了,最后两角不能再两交换,实际也就是不能排得使角簇产生扰动;若前面6角中有1对或3对两交换了,则最后两角也需两交换。综合来说,最后两角貌视有两种占位法,但由于这里先算的是基态簇,故这最后两角的两种占位法不是可以任取的,所以只可算一种排法,即那×3后面不能再×2,其实×3后面是省略了的“×1”。过后在考虑扰动关系数时再×2,整合得8!这样,26楼所问的两种排列算法就完全一致了。

pengw 发表于 2006-7-4 17:40:5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乌木</i>在2006-7-4 14:32:34的发言:</b><br/>原来如此。“8!”原来不是块占位的全排列数,“8×7×6×5×4×3”才是。最后两个角只有一种排法--若前面有两对角块两交换了,最后两角不能再两交换,实际也就是不能排得使角簇产生扰动;若前面6角中有1对或3对两交换了,则最后两角也需两交换。综合来说,最后两角貌视有两种占位法,但由于这里先算的是基态簇,故这最后两角的两种占位法不是可以任取的,所以只可算一种排法,即那×3后面不能再×2,其实×3后面是省略了的“×1”。过后在考虑扰动关系数时再×2,整合得8!这样,26楼所问的两种排列算法就完全一致了。</div><p></p><p>OK</p><p>1.记住扰动的定义</p><p>2.记住什么样的变换叫簇内变换</p><p>3.单簇魔方同样也存在扰动</p><p>4.记住什么叫扰动簇,什么叫基态簇</p><p>5.同态的定义</p><p>---------------------</p><p>上面这些定义都可以验证,并不抽象</p>

jinyou 发表于 2006-7-5 16:32:55

导论看完了,希望有下文。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基于N阶定律的魔方最短步数分析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