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5-8-8
 - 在线时间
 - 429 小时
 - 阅读权限
 - 40
 - 注册时间
 - 2009-7-2
 - 积分
 - 1822
 - 帖子
 - 476
 - 精华
 - 18
 - UID
 - 101485
 - 性别
 - 男
  
 
 
 
  
- 积分
 - 1822
 - 帖子
 - 476
 - 精华
 - 18
 - UID
 - 101485
 - 性别
 - 男
 
 
 
 
 | 
 本帖最后由 勺子 于 2019-1-3 14:46 编辑  
 
1. 棱块编码过程  
1.1 带一个翻棱的棱块打乱 
F' L2 F' L2 U2 L2 F U2 B U B2 L' R U2 B' R F2 D U F'   
 
       先来看这一条打乱(用自己坐标打乱),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棱块打乱,只有5组编码并且没有小循环。下面先说编码的过程,再说如何用三循环原理解决这些编码。 
       编码的过程就是从缓冲块UF的U面(A位置)开始观察,首先看到A位置上是H色块(注意色面,不是G),然后接着看H位置上是I色块,那么第一对编码就是HI。I位置上是R色块,R位置上是N色块,那第二对编码就是RN。以此类推,其实就是去观察色面从A位置开始的走向。 
       最后整个一串编码是HI,RN,KY,WD,SP(注意无论用什么方法,编码一定是两个为一组,养成习惯编码不容易乱),下面说一下是如何用三循环原理完成这10个编码的。 
 
       首先要注意每次三循环都是以缓冲块为起点,对于第一对编码HI,实际的三循环公式就是A-H-I-A,三循环原理每条公式都以缓冲位置为起点,还原另外两个位置上的色块。这一个三循环做完HI两个位置都被还原了,而原来I位置上的R色块被换到了A位置上,所以接下来的编码是RN,以此类推。对于编码HI,RN,KY,WD,SP,它们用到的三循环公式分别是A-H-I-A, A-R-N-A, A-K-Y-A, A-W-D-A, A-S-P-A。        
       编完最后一对编码SP后,我们可以发现P位置上是色块B,那么说明做完A-S-P-A的三循环之后B色块会回到A位置,这是一个原地翻棱,说明循环外还有原地翻棱。这时找一下魔方可以发现EF位置需要翻棱,则在做完三循环公式后,把缓冲位置AB和EF位置的色块翻棱,整个编码过程完成。 
 
       还原过程:HI,RN,KY,WD,SP,A+E+(表示翻色)。 
       HI: R F R2 E R2 E' F' R'  
       RN: r U' M' U' M U' M' U' M r'  
       KY: U L E L2 E' L U'  
       WD: L' u L E L2 E' L u' L 
       SP: L' U' R E R' U' R E' R' U2 L 
       A+E+: M' U2 M U R' F' R S R' F R S' U 
       (上述还原过程均为818公式,入门魔友可去第3章学习入门公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