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3-8-16
- 在线时间
- 3007 小时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7-12-3
- 积分
- 3923
- 帖子
- 2556
- 精华
- 6
- UID
- 15558
- 性别
- 保密
- WCA ID
- 2008CHEN27
- 兴趣爱好
- 理论
  
- 积分
- 3923
- 帖子
- 2556
- 精华
- 6
- UID
- 15558
- 性别
- 保密
- WCA ID
- 2008CHEN27
- 兴趣爱好
- 理论
|
关键词1:人数
说实话,我们筹备组在一开始定赛程什么的时候确实没想到只有5个项目的小规模比赛会吸引长三角周边,乃至安徽等地的魔友的参与。今天的比赛人数差不多达到了100人,远远超过我们本来计划的至多70-80人。直接导致的后果——比赛时间严重不足,三速第一轮比了将近2个小时,其他项目也都超时,同时因老瓦等人的强烈要求还增加了盲拧的决赛(当然有老瓦的比赛盲拧是两轮似乎早已成定局,可惜我们也确实没想到老瓦会来。注:老瓦是最后几天才报名的)直接导致最后不得不因时间原因取消娱乐项目。。。这儿我们不得不对那些期待娱乐项目而来比赛的魔友说声对不起了,实在抱歉。。。
除了时间方面出了点问题,中午午饭的订购数量也因为人数不够而缺了20多份,导致工作人员很晚才用餐,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比赛的进行,这些都是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都没怎么考虑到的。也确实是我们的失误。当然另一方面,虽然比赛人数众多,不过当时的场面还算维持的不错,没有形成很混乱的局面。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这次比赛还算举办的成功的。
关键词2:纪录
说到纪录,其实早在比赛前两周左右上海魔友聚会的时候,我和小波就说好这次上海赛估计会破纪录,不过当时的想法是四阶的纪录(因为当时根本不知道老瓦会来,所以就没往盲拧那方面想,同时那次聚会的时候我们俩进1分的情况时常出现,而且距离比赛还有两周呢),因为那时候我三阶平均平时测下来都在13.5以上,感觉距离破纪录还比较遥远。不想两周过去,我和小波四阶都几乎没什么进步,三阶的进步倒是很显著,我在赛前一周的模拟赛上就刷出过12.70的5次平均成绩,平时练习的时候的平均成绩也大致达到了13.3左右。尤其是在比赛的前3天左右,有次连测100次平均,在这之中就出现了5次平均10.35(WR!。。。)的状态+运气极好的情况。。。而且包括前天的魔聚、再前一天的练习时候sub10的单次成绩也出现过好几次,就更肯定了昨天会破纪录的信心。至于昨天的比赛,确实也算是历尽坎坷吧。。。三速第一轮竟然失常到出14秒了,可能是手生的关系,包括2阶、4阶发挥得也都不是很好。然后经过台下自己的练习,手感慢慢有了提升,三阶第二轮就达到了13.0x的速度,破了个人纪录的同时还遗憾没sub13。。。不过越到最后我倒是越战越勇,最后一轮前的练习时候几乎都是11.xx,12.xx的成绩,状态基本达到顶尖水平。于是在最后的决赛中凭借良好的状态最终以11.92的水平打破老张在去年广东赛创下的12.74的纪录,并实现了sub12,不过说实话。。本来的目标确实只是想破纪录,根本没想过会sub12的。。
关键词3:筹办团队
记得曾经有人问过我,为什么这次上海赛叫“Shanghai Weisuo Open”,所谓“猥琐”,可以理解为特别、特殊、奇怪、雷人等意思。我个人以为,用这个词形容这次比赛的筹办团队再合适不过了。
这次是我们上海本地魔友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比赛(之前都是七夜这个“大老板”举办的),而且几个核心成员都是学生,而且其他成员有大半都是今年高中刚毕业,甚至还没毕业的高中生。或者准确的讲,整个上海赛的筹备过程几乎没有大人的插手,包括场地、证件、器材等等基本都是我们一堆“小孩子”自己搞定的。后来我们讨论开玩笑的时候就说:这次比赛似乎就像是占星到上海来看几个小朋友在玩过家家游戏一样。我个人感觉,作为这样一个别说是筹备比赛经验了,就是社会经验都极其缺乏的团队能够办成这样一个规模的比赛也确实不容易。在此对所有参与上海赛筹备,为上海赛出谋划策的人员说一声:谢谢!
关键词4:创新点
这次比赛原本并没有想过有什么要创新的地方,不过我们团队在筹备的过程中渐渐的发现过去的比赛中有些东西可以用我们自己的方式代替掉而不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同时又能节省很多精力,于是我们确实就这样干了。比如:
打乱:这次比赛的全部打乱都是在各个项目开始之前当场由程序生成,由打乱员围着电脑屏幕打乱。也就是说,在三速第一轮的时候,地球上没人知道第二轮的打乱是什么。
成绩单:这次比赛用的成绩单是我设计的,成绩单做的很小,一张A4纸上可以打印12份成绩单。
检录:这次为了方便统计数据,我们采用电子检录的方式,并不像过去在纸上打钩的形式,而是直接将检录过程在电脑中进行。这样一来已检人数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
抽奖:和往常不一样,这次为了不浪费时间,直接采用电脑抽奖的形式,当然程序是当场编的,虽然界面不是很友好,不过反正我们只要结果就好。个人感觉用电脑调随机函数的方法来实现抽奖,这一过程的公平性绝对不亚于其他任何方式。
===========================================================================
同时附上比赛的部分打乱: |
-
总评分: 经验 + 78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