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5-8-8
 - 在线时间
 - 429 小时
 - 阅读权限
 - 40
 - 注册时间
 - 2009-7-2
 - 积分
 - 1822
 - 帖子
 - 476
 - 精华
 - 18
 - UID
 - 101485
 - 性别
 - 男
  
 
 
 
  
- 积分
 - 1822
 - 帖子
 - 476
 - 精华
 - 18
 - UID
 - 101485
 - 性别
 - 男
 
 
 
 
 | 
 本帖最后由 勺子 于 2018-7-27 18:36 编辑  
 
1. 编码替换方法 
 
       首先说明一下为什么彳亍法的编码是这样设置的,棱块角块都有24个面,字母总数却是26个,去掉UV因为这两个字母不好组联想词或作拼音声母。棱块就按照U层-D层-E层的顺序排布,角块按照U层-D层顺序排布,比较特殊的是将W提到MN之前,这样是为了让后续的字母符合字母歌的顺序OPQ/RST/XYZ,比较方便前期熟悉。 
 
       对于不同的缓冲块,可以调整某几个字母的编码以便后期整理联想词或拼音声母,原则就是尽量把不好组词的韵母都替换掉,换成缓冲块上的字母。在三盲中棱块只需要22个字母,可以丢弃IO;角块只需要21个字母,可以丢弃EIO(蓝字增加于2018-07-27)。比如角块DBL缓冲的OPQ三个编码,P和Q是比较好组词的字母,所以就用PQ将编码EI换掉。再比如棱块UF缓冲的AB两个编码,其中B是比较好组词的字母,用B将O换掉;而A相对于I来说更好组词,所以用A将I替换掉。 
 
       当然具体如何整理一套适合自己的编码还是自己的工作,以上只是举例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