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一式法”的应用
上面就是“一式法”的概述,现在就来“理论指导实践”了。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截图及魔方的名字来自Puzzle2.05了。
特别注意:下面出现的灰色部分代表转动的部分,用以指明组成“H”的三个转层,并不是不转动的层。
2.1“一式法”之 Square One篇。
Square One是一种很特殊的魔方,它不但表面颜色会发生变化,而且整体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如下图:
这里我就不班门弄斧讲“Square One形的复原”了。只讲讲“一式法”在Square One色的复原里面的应用。
第一步要划分魔方,找到满足H的三个转层(灰色的部分)。划分方法如下图:
如图把顶层旋开30度,这样可以保证在各层都只转90度的情况下上下层都是正方形,便于研究。其实我更趋向于把这种状态作为初始状态。为了方便阅读,我还是把立方体态作为初态,但进行H转法的时候务必将上下层错开30度。
然后依照概述里面的转法转动八下,转动的度数为90的整数倍。具体的是,两侧的层转动180度,底面按照箭头一次转动90度。其最终效果如下图:
右图是颜色的参考图。可以看到,是一个三交换。只不过是一个棱块加一个角块作为一个整体的。这样就很像二阶魔方中三角块的交换了,如下图:
这样就可以把不是同一层的归到同一层。类似的,一开始把下面的层旋开30度,也差不多,如下图:
只是角块和棱块的组合一点不同,主要是八大块的划分方法引起的。一根线是纵向切面在顶面(底面)的投影,另一根线是与之垂直的一根线。如下图:
紫色的线是纵向切面在顶面(底面)的投影,上面是两种情况的顶面与底面的图。划分完了以后,就当二阶魔方来玩。
上面讲的是不同层的情况。利用相似就可以得到同层的三交换,其实就是通过一定的转动把划分好的顶面四大块中的三块移动到这三个被影响的位置。然后再实行H转动,最后还原。就变成同层三交换了。我只提供一个例子。
图我画的太差,但意思我已经表达明白了,读图时第一排从左往右读,结尾的时候转到右下角从右往左读。大家最好去实践一下。类似的大家也自己去试试,我的主要任务是找寻三交换。
上面的三大块交换就像二阶里面的三个角交换,把最后的状态的顶层再逆时针转动90度就成了两个角交换了,当然这样产生扰动了。但这里两交换比三交换会更好用一些。如下图:
是顶层靠前面的两个大块位置互相交换。然后利用该交换的叠加运用就可以得到三个小棱块的三交换。
如果一开始是把底面旋开30度,其它的步骤照旧,最后又把底面旋回。那么得到的效果就是下图了:
也是靠前面的两个大角块位置互换,但两者大角块的划分又有点不同。看下图:
画的是平面图,变换1与变换2分别指上面的两种不同的换大角块的方式。右边的就是两个变换叠用之后的情况。发现的确是三个小棱块的三交换。这一点与三阶魔方的棱块三交换神似。类似的可以得到角块的三交换,这个问题就留给大家练习吧。
声明一点,上面只是一个仅供参考的例子,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利用相似变换及扰动,公式叠加运用也很重要。
最后大家可以发现H转法加上相似变换可以得到很复杂的各种效果。
由以上发现square one既像二阶又像三阶。最后一个事实又说明它又一点既不像二阶又不像三阶。就是它可以仅两个棱块(或角块)进行位置交换。这样一来想用类似二阶或三阶的方法来解决就是不可能的。可以说在square one不存在扰动,所以怎么样错装都能还原。
我玩的时候就遇到了该问题了,用H转法马上就卡壳了,几次失败,我就认识到我的方法本质还是基于立方体魔方扰动的方法,对于该问题实在无能为力。但由于H转法解决了很多重要的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不会轻易放弃的。这使我想起了高阶魔方两个侧棱对换的问题,当时用我的H转法也无能为力,最后我认识到了扰动的存在,消除扰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结果证明了高阶魔方两个侧棱对换的问题不是转动方法的问题,而是扰动的问题。现在直觉告诉我square one中两个棱块(或角块)对换的问题也不是复原方法的问题,当然也不好说是扰动的问题,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这个难题,我现在正在思考中……
也许我的直觉错了……
也许是对的……
也许……
我累了,下面的内容就由我的搭档来写一部分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3 10:05:11编辑过]
|